“这个小册子每册成本18元,如今已是第三次加印,我退休工资不多,每次只能少印点。”昨天,在府山街道八字桥河沿的家里,65岁的谢万祥指着桌上一叠蓝色封皮小册子,通过微信跟记者交流。
谢万祥是一名听障人士,在八字桥畔生活了一辈子。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他,多年来却一直为八字桥“发声”,为越城旅游吆喝。
在他的呼吁下,八字桥历史街区终于有了女厕
1959年2月,谢万祥出生在八字桥边,但他天生患有听障残疾。初中毕业后,他跑过建筑工地,也曾进厂打工,直到后来退休。65年来,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八字桥,看着这里的旅游业从默默无闻到异常火爆。
“八字桥真正‘火’起来,应该是2014年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谢万祥说,从那时起,每逢节假日,八字桥一带游客总是络绎不绝。当时,周边没有公共厕所,女游客如厕是个大难题,有些游客只能到沿河居民家借用。“拒绝,感觉不近人情;答应,又觉得不太方便。”面对游客的求助,居民们左右为难。
谢万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由于无法语言交流,他在网上发帖,甚至跑到电视台反映。在媒体的多次呼吁下,最终,相关单位将八字桥沿河一处男性小便池改造成女厕所,彻底结束了八字桥历史街区没有女厕的尴尬局面。
前些年,八字桥河沿美化,增设了不少花箱。然而,花箱绿化养护难度大,经常枯死,花箱内卫生又无人清理,常有苍蝇乱飞,谢万祥看到后,急得团团转,他又不断给媒体记者发微信。如今,八字桥的花箱绿化保持常态化更换,实现了全年常绿,卫生也有专人保洁。
八字桥沿河两侧,设置了不少宣传牌,但有些内容过时、破败不堪;还有些居民屋檐下悬挂的灯笼,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已沾满灰尘,这些都跟八字桥的优美风景格格不入。谢万祥多次发帖、联系记者,促使这些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有近20位绍兴媒体记者,大多都是反映八字桥环境设施问题而结识的。
“我跟谢万祥是老朋友了。”昨天,66岁的谢芳在微信里告诉记者,她退休前在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工作,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对古城历史街区特别有兴趣,曾多次到八字桥游玩。2018年,她又一次到八字桥时,被谢万祥一眼认出。
“你怎么认识我?”谢芳很诧异。原来,谢芳有次来八字桥旅游,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一旁的谢万祥看见后,便记住了这位北京来的游客。“谢万祥邀请我到他家喝茶,给我看他的作品,讲述他为八字桥环境设施所作的努力,他就是八字桥的‘守护人’和‘宣传员’。”谢芳说。
自费印刷小册子,向游客推介八字桥
原汁原味的八字桥,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让不少游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桥为何叫八字桥?”“这座古桥,留下过不少故事吧?”然而,在推介八字桥时,面对游客接连不断的提问,无法正常交流的谢万祥显得有些尴尬。
怎么想个好办法,让游客满意?从小喜欢文字的他,想到了用文字表达。于是,他自己一口气写下《闲话八字桥》《开门见河的日子,真好》两篇文章,讲述了八字桥的来历典故以及自己见证八字桥的变化。与此同时,他搜集了一些媒体对八字桥的报道、专业人士和旅游达人对八字桥的讲述等20余篇文章,整理出《八字桥的故事》宣传小册子。
“现在有游客来问我八字桥的情况,我就直接上这本小册子。”谢万祥告诉记者。自2022年首次印刷以来,这本小册子已加印了三次,共送出100多本。“游客看了我整理的小册子后,对八字桥有了更深的认识,玩得更尽兴。能为八字桥吆喝,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谢万祥说。
今年6月初,21岁的杨峰从甘肃兰州到古城游玩,被八字桥所吸引,坐在河埠头迟迟舍不得离去。谢万祥看到后,马上递上一本《八字桥的故事》。翻着这本小册子,杨峰跟谢万祥用微信聊了足足3小时。第二天,他临走前又专门回到八字桥,向谢万祥辞别。“八字桥景色很美,八字桥边的居民心更美。”杨峰说,以后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再来八字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