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4日讯(记者 胡静漪)“要学会在白纸上写作文,而不是誊写别人的著作。”浙江锐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刘伟打了个比方。创业6年,他带领团队在传感器这张“白纸”上,“写”下高精度角度位移编码器等自主研发技术,并闯入多个全球知名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作为高新企业党支部带头人,刘伟把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发挥到科研一线。
传感器是工业设备的“眼睛”,它把物理的图像、速度、角度通过电信号传递给芯片,指挥精密机床、医疗器械等领域自动化运作。“只有看得见,才能打得准。”刘伟原本是一名电机控制工程师,作为传感器的下游用户,他更懂得国内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
为了填补技术空白,刘伟遍览国内外论文、钻研市面上的产品,开始二次学习。技术攻关时,最难的是专业课本上找不到、同行手册里查不着的细节。“不了解芯片的算法细节,只能生产‘瘸腿’的传感器,长期受制于上游供应商。”他说。从自动化专业出发,光学、电学、软件学、结构学,多学科交叉领域要求他掌握综合的技术体系。
2018年,自主研发的高精度角度位移传感器诞生了。刘伟只身一人从苏州来到嘉兴创业,“事业发展多大,取决于认知扩充到多宽,要不断打破自己的边界。”公司名叫锐鹰,寓意像雄鹰一般锐意进取、创新突破。他计划锚定工业传感器的市场蓝海,不断研发自主可控的细分领域技术。
到今年,锐鹰的科创团队已扩充至100余人,企业还同步成立了党支部。没有老品牌的“偶像包袱”,也没有国外品牌的“价格包袱”,用刘伟的话来说,这群平均年龄不满30岁的科研人员特别有朝气、特别能拼搏。
年轻团队也曾经受市场的考验。起初,不少大客户更信赖成熟品牌,不愿给锐鹰一个机会,直到2020年末出现了“芯片荒”,企业采用通用芯片加上自主算法,成为替补选手,这一替,就没有再被换下。
4年产值破亿元、今年直奔“3个亿”,锐鹰成为西门子、施耐德等全球知名品牌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合作领域也从机床、医疗向钢铁、化工等方向拓展。
在技术上领军、在党支部带头,他对人才培育有了更多认识。“新兴产业没有对口专业,人才的发展要向内求。”他认为,工业传感器领域可以引入海外专家,但更需培育本土人才,他们对国内市场的把握更为精准。
眼下,锐鹰在杭州、北京建立研发中心,每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近30%。“企业提供阳光雨露、人才负责茁壮成长。”刘伟说,比起自己的生活,他更关心员工的生活。为了让人才安居乐业,他积极对接政府部门争取薪酬补贴、子女教育等政策支持,带动十多名优秀人才落户嘉兴。
今年,这支科创型党支部有了新的目标:开拓测距类传感器等多元赛道,打造综合化的工业传感器公司。始终坚守技术攻关,这名党员先锋在锻造新质生产力的科创一线发光发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