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是习近平同志亲自批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的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生动展现了赫赫先秦、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典雅宋韵和元明清风采,已成为赓续中华文脉、展示中华文明、提升中国形象的鲜活范例。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要求浙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面向未来,要深刻领悟习近平同志关于做好“大系”编纂出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总结“大系”项目成功经验,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大系”项目保护、利用、研究等后续相关工作,为传承中华文明基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化事业的宝贵指引
从2005年7月《宋画全集》项目启动,到2023年10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扩编)》验收完成,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大系”的编纂出版工作。这一关怀充分体现在时间上——亲力推动、全程支持,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每一个关键点、每一段攻坚期都有力指导和推动项目深入实施,同时也充分体现在定位上——将“大系”项目视作“光荣历史任务”,提升到“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的战略高度,蕴含了习近平同志对中华文化念兹在兹、一以贯之的深厚情怀。
传承文脉的深邃思考。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文化情怀,对中华文化充满热爱、珍惜和敬畏,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中国历代绘画记录了纷繁生动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形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和演进历程,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梦想,集中展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19年来,“大系”从项目立项到内容审定,从序言到拍摄,从出版到展览,习近平同志在日理万机中经常关心询问,体现了他对巩固文化主体性、传承中华文脉的高度自觉和深邃思考。
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敏锐地认识到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深层次的关系,着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部署。在他的关心下,《宋画全集》项目被纳入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之一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05年以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全世界范围内三次搜集相关图像资源,被写进国家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特别是随着全球巡展的开展,“大系”走出国门,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文化使者,彰显一项文化工程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也深刻认识到文化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他对“大系”的关心和支持是实打实的。2015年,在他的重要指示批示下,中央宣传部建立了由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的部际联系协调机制;2021年,他再次作出重要批示,推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习近平总书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为新时代做好做实文化工作提供了指引和典范。
国宝重光的经验启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盛世修典”的传统,对于典籍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和研究,是传承文明、赓续文脉的重要方法。然而,包括历代绘画在内的图像典籍,物质本体脆弱珍罕,复制和传播手段十分有限,数千年来迭经离乱、万不存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大系”项目组对全球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图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汇集和整理,并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抢救性图像采集和永久性档案记录。这些年来,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中国古代绘画藏品12405件(套),编纂出版60卷226册,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绘画图像文献集成。项目的成功实施,既是当下中华民族国富民安、国力强盛的体现,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自信的有力举措,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当代实践。
志存高远、勇担使命,是“大系”项目的内在追求。项目组意识到抢救古代绘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当时作为主要牵头单位的浙江大学没有一张清代以前绘画藏品的背景下,自觉承担起《宋画全集》的编纂出版工作。原定项目将告完成时,又继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将编纂范围扩大到先秦汉唐元明清,最终成就了蔚为大观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打造传世经典为旨归,从一开始就按照图像出版物所能达到的最高技术水准进行制作和出版,实现了画作收录求“全”、图像采集求“真”、图像再现求“精”、装帧工艺求“美”的至高品质,为中华文明研究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图像文献资源。
精心部署、协调各方,是“大系”项目的方法保证。“大系”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投入多、涉及面广,必须审时度势、协调各方。在《宋画全集》启动之初,项目组就广泛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实体文化产品的生产特性,制订工作目标与计划流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一方面秉持迎难而上、以诚感人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辗转沟通,往来信函数以万计,实地联络、奔波拍摄数十万公里,使大量画作得到全球首次高清拍摄或公开出版;另一方面采取积极开放、灵活变通的方法,适时调整目标要求,完善工作举措,如在编辑业务上广泛吸收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在经费投入上既有国家扶持,也有地方支持,还有项目组自筹,这也为此类重大文化工程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严谨务实、精益求精,是“大系”项目的制度基石。项目组成员自觉遵循“三要五不准”原则:要谦虚谨慎、不要偷天之功,要心怀敬畏、不要数典忘祖,要精益求精、不要急功近利;不准出现政治差错,不准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准在接触文物时有丝毫闪失,不准违反知识产权协议,不准触犯财务纪律。与此同时,周密细致的管理制度建设也打造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图像资源调取使用、数字图像制作印刷、图像数字文件存储保护利用等都有明确规定。通过严格的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措施,“大系”项目赢得了合作方的信任和尊重,得以稳步推进、圆满结项。
守正创新的文化样本
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在“大系”项目即将结项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勉励项目组“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围绕“大系”项目的相关拓展工作正有序开展。从2021年6月至今,“大系”已在国内巡展24场,国外巡展11场,并先后向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赠书,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和国际影响。“‘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目与提要”编纂与研究、“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印鉴整理与研究等学术研究项目稳步推进,更多蕴藏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基因密码”逐渐被发掘。聚焦“让文物活起来”,图文短视频专栏“每日中华名画”等一系列“大系”衍生文艺作品,使中国历代绘画穿越时空界限,走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文化传播路径的立体化、多元化、沉浸式拓展。
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重托,续写“大系”后半篇文章,我们认为,“大系”项目亟待建立一个永久落址之地,以打造陈列展示“大系”成果,从而推动保护、利用、研究等后续工作的综合体。这一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打造生动展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文化强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系”项目是在习近平同志长期直接关怀下,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通过“大系”综合体建设,能进一步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二是打造全国干部群众提升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教育培训基地。“大系”项目是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创新。通过“大系”综合体建设,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鲜活教材,为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提供提升美育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的参观考察学习场所。
三是打造国家级文化工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精神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点。“大系”项目通过巡展,给海内外广大观众带来强烈的美育“震撼”。通过“大系”综合体建设,能够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同时也能在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打造科技赋能、文旅结合的新时代文化产业新业态成果转化高地。“大系”项目通过数字化回归,为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通过“大系”综合体建设,可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双向赋能,衍生出基于“大系”资源的全息影像还原、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交互等高新技术产品,打造文旅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作者为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总主编 张曦;记者周宇晗采访整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