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之下,仅需短短十五分钟,海宁的户外劳动者便能寻觅到一片避暑的“绿洲”——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
7月9日,在市区文宗路上的市职工服务中心,刚送完外卖的骑手李涛推开24小时智能化驿站的大门。一股清新而凉爽的风迎面拂来,轻轻吹散了他身上的暑气与疲惫。
喝了几口瓶装矿泉水后,他在靠近充电口的地方坐下,对记者笑道:“这阵子天太热,刚好路过这儿,进来喝口水,吹吹空调,整个人都精神多了,等下送餐都更有劲儿了。”
李涛送外卖已经三年之久,每天都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疲惫酷热时,仅能在店家檐下或商场角落暂歇。”李涛坦言,以前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主要是喝水难、休息难。
情况在2021年有了转变。为给数以万计户外劳动者一个温馨港湾,海宁开始启动户外驿站建设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冷有暖气、热有凉风、渴可饮水、累可歇脚、伤能急救”等功能完善的爱心驿站。
在驿站歇一歇,给手机充电、看书,成为李涛每天工作忙碌之余休息、放松的一种方式。李涛说,现在海宁市区在人口集中区域大多设有驿站,这解决了他随时需要给手机充电的“大问题”,很方便。
在选址上,海宁也是花了一番心思。“户外劳动者在哪里,驿站就建设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尤其是在高温天,能让户外劳动者在15分钟内就能找到歇脚点十分重要。”海宁市总工会主席沈振定介绍,依照15分钟服务圈的规划,海宁各级工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在银行、物流园区、商圈等户外劳动者集中或必经之地建设驿站,努力为户外劳动者打造15分钟服务圈。
三年间,142家精心打造的爱心驿站遍布海宁大街小巷,已然成为海宁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了方便寻找,这些驿站还被细心地标注在了导航系统上。只需轻轻一点,最近的驿站位置便一目了然,让劳动者在炎炎烈日下也能轻松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清凉天地。
今年,爱心驿站正悄然升级,着力建设24小时智能化户外劳动者驿站,服务人群也从户外劳动职工扩展到全体市民,成为城市的“温情地标”。
“这是海宁首家24小时智能化户外劳动者驿站,可以做到24小时开放‘不打烊’,劳动者扫码进入。”沈振定介绍,相比传统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在选址、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管理模式上均有所不同,服务区域劳动者更加密集、服务人群覆盖面更加广泛、服务时长转变为全天候24小时,全方位的自助服务让管理服务更智能更科学。
在这间智能化爱心驿站内,进门只需扫一扫码注册一下即可。驿站虽小,里面却显得那么温馨而周到:饮水机旁,一摞摞瓶装水整齐排列,随时准备着为干渴的喉咙带来滋润;充电区域,各式各样的充电器与插座静候着手机的“能量补给”;角落里,冰箱与微波炉默默守候,为劳动者提供冷热适宜的餐食;更不用说那挂满墙壁的应急药箱与血压计,仿佛随时准备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环卫工人张晓英正坐在沙发上,吹着凉爽的风,聊着家长里短,工作之余享受这惬意时光。以前,每天天未亮就得出工,张晓英习惯带上一个水杯,到饭点就向附近的商户讨点水,累了就在路口树荫下坐着歇一歇。“为了一杯水老是麻烦别人,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如今,这样的烦恼早已解决。“这里有免费的水可以喝,还可以自己热饭,还有电视可以看,感觉像回到家一样温暖!”张晓英是经常“光顾”驿站的常客。
“一开始,我们只是想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一个吃饭、休息的地方。”沈振定说,现在的爱心驿站不仅服务户外工作者,还对全体市民免费开放。“驿站开放以来,我们的应急药箱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以前,有市民划伤皮肤了,会就近来我们这儿消毒包扎,他们对我们的便民服务竖起大拇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