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2日讯(记者 全琳珉 通讯员 市闻)《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家具结构安全技术规范》《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最近,随着“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持续推进,浙江参与制定的“两新”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进入密集发布期。“‘两新’行动的很多环节都需要依据标准来统一部署,比如什么样的工业设备才需要淘汰等。因此,我们对标国家‘两新’标准提升行动部署,会同各领域主管部门研究构建相关领域标准图谱之后,立即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始了标准的研究制定。”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说道。
截至目前,浙江“两新”标准制定的进度条正有序推进——国家今年拟针对“两新”发布的129项国家标准中,我省参与的有32项,其中12项已发布;我省今年拟制定的37项地方标准中,16项已发布;拟发布的124项“浙江制造”标准中,74项已研制完成。
在“更强”“更高”“更绿”“更优”的标准引领下,部分行业的“以旧换新”得以顺利开展。如省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依据电动自行车强制性标准开展行业全链条整治行动,累计淘汰更新电动自行车9.76万辆,促进新车销售183.6万辆。
用“标准化+”来引领各类行动推进,是自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浙江多年改革的显著变化之一。标准化综合改革旨在提升各行业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前,“标准化+”更多在产业与贸易领域发挥效用,在成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之后,浙江持续以先进标准引领治理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越来越多的“标准化+”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引领浙江高质量发展。
在宁波市北仑区穿山半岛的峰南社区,一个养老综合标准化的创新之举造福了这里近1500名老人,让社区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通过建立智慧化建设、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生活照料服务等数十项核心养老服务标准,很多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中风后,我这半边腿脚就不太利索,取药也困难。幸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定期上门检查,还为我送来了药物。”75岁的余阿婆说道。在2024年度浙江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上,不只是这样的基层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城乡建设等各个领域的标准化项目应有尽有。
更多领域的“标准化+”意味着需要标准的更快供给。一般来说,政府研制一个标准的时间通常以年计算,难以跟上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近年来,浙江发挥市场监管总局团体标准发展能力建设试点效用,激励团体标准组织对标提升自我能力,完善政府与市场二元标准供给体系,填补部分行业标准的空白。截至目前,浙江已有600余家社会组织公开团体标准8027项,居全国前列。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33万余项,居全国第二。
标准数量更多,标准质量也要更优。据悉,浙江正在促进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努力增加国内国际标准体系中的“浙江分量”。截至目前,浙江已累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66项、国家标准2846项,创新建设标准国际化示范试点单位70个,累计培育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780余名。
如今,在获批新一轮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之后,浙江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迈入新阶段。“未来将以创新发展试点为主线,积极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新高地。”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