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声丨花式植入衣食住行,“潮”起来的中医药会是下一片蓝海吗?

字体:
—2024—
08/04
08:08:21
2024-08-04 08:08:2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张蓉 章然 实习生 邓兰馨

  最近,上海一家新开张的冰淇淋店凭借独特的中药草本口味走红,每天吸引数百人排队购买,日销量超千份。其中,薄荷西瓜霜、野菊开心果、烟熏乌梅、山楂佛手柑、川贝枇杷膏等热门口味冰淇淋,一上线就卖断货。“中药冰淇淋一份卖到38元”话题也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中药+”已经带火了不少产品。乌梅汤、养发饮、中药奶茶、中药咖啡、中药糕点……一些打着健康养生标签的“中药下午茶”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消费新宠;中药面膜、三伏贴、泡脚包、艾灸随身包……各类“新中式”养生产品,也成为了年轻人的消费新时尚。

  近年来,从各大中医院到传统老字号药企,再到新生企业,都纷纷瞄准“脆皮青年”追求的“朋克养生之道”,入局中医药养生产品赛道。当中医药花式植入衣食住行,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正走出深闺,拥抱年轻人。

  中医药因何圈粉年轻人?越来越“潮”的中医药会是下一个蓝海市场吗?这波热潮能否持续火下去?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乌梅汤。受访者供图

  花式植入的中医药

  在胡庆余堂如意人生茶饮店,自去年底开张以来,陈皮红豆拿铁、姜黄拿铁、菊花拿铁等多款中医药咖啡,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购买。

  “周末能卖出300多杯咖啡,店里人多得转不了身,工作日也能买出200多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当古老的中药智慧遇上新潮的咖啡风尚,新与旧的融合,不仅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隔阂,更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掀起一股“新中式养生”的热潮。

  和中药咖啡同样受追捧的,还有功效各异的多种中药茶饮。去年夏天起,“去中医院配酸梅汤”成为流行时尚。

  浙江省中医院解暑、生津、开胃之效的酸梅汤茶饮方打败酱香拿铁,成为杭州去年夏天的“顶流网红”。今年,这家医院又推出“乌梅汤2.0”,上线24小时便卖出115万帖。下单人群中,八成以上是20-35岁的年轻人,一度把系统挤瘫痪。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乌梅汤。受访者供图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养发饮”,上线首日就开出2000帖,第二天销量翻了十倍、库存告急。前不久,西湖景区联合浙江医院根据节气变化推出的多款养生茶饮也备受好评,成为夏日新宠。

  眼下,“脆皮青年”们纷纷热衷于把手中的“冰美式”换成“新中式”。

  大学生小白(化名)一度深受失眠困扰,直到去年看见社交平台上的推荐,尝试买了同仁堂的助眠饮料——酸枣仁膏。“那段时间,我一喝它就能睡得很沉,完全屏蔽外界的声音。之前尝试过褪黑素,都没它效果好。”小白认为,中医药养生产品在心理上给予自己极大的安慰,“中医讲究整体调理和心理安抚,有时候心里踏实了,病也好了一大半。”

  古老的中医药走向“文艺复兴”,不仅局限于“食疗”。

  历史悠久的中医药美容也重新被年轻人发现、青睐。5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售的“七白美颜散”,日订单量十万帖,很快被一抢而空。在浙江省中山医院,名为“三白散”的美容外用面膜粉一上线,就在一周内卖出20万帖,一度供不应求。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生发套装。受访者供图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生发套装更是频频被网友催促重新上架:“我快断货了,救救急!”“想再买点,发现下架了,每天都催什么时候再有?”“30岁已半白半秃,太需要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来续命了!”……

  在电商平台,各类“新中式”养生产品也愈发畅销。比如,专注轻养生赛道的品牌“元气达人”已卖出超3000万份泡脚包、超2000万份肩颈贴,其艾灸系列产品月销近10万。

  百年药企、新生力量纷纷入局

  黄芪河虾、养胃双肚、首乌肝片……中午12点半,胡庆余堂药膳馆内,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扑面而来,几桌年轻人正在品尝药膳的魅力。22岁的小吴(化名)和朋友从江西来杭州旅游,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走进这家药膳店。他们对这种新颖的养生方式充满好奇和兴趣,“中药的味道不浓烈,这种养生菜肴既创新,又好吃,很容易接受。”


小吴和朋友在品尝药膳。潮新闻记者 章然 摄

  “今年上半年的客流中,年轻人比例已占一半。”胡庆余堂药膳馆总经理张永胜说,每到周末,药膳馆门口总会排起长队,“一些年轻人喜欢在店里拍门头、拍菜色,打卡到此一‘吃’。”

  事实上,胡庆余堂的药膳馆已经营业40年。“作为百年药企,我们想通过中医药+餐饮、中医药+咖啡培育新产业,吸引新的客流人群。”张永胜表示,这是百年药企必须迈出的一步,已提前布局多年,但他明显感觉到,近几年,公众对药膳的关注度更大了。


胡庆余堂药膳馆。受访者供图

  “40年前,国内几乎只有我们一家药企做药膳,属于孤军奋战。而到今年,杭州已有七八家中医药专业药膳馆,浙江省内已经有20到30家专业药膳馆,磐安、台州、温州都有分布。全国范围内,至少有几百家药膳馆。”在张永胜看来,中医药养生赛道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力量和社会资本加入。

  这是一条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且要具备创新理念的赛道。在经营药膳时,为了避免食客尝出药味,张永胜做了很多功课:“譬如桂花山药,特别用了水山药和藕粉勾芡,既要补脾养胃,更要满足食客的味蕾。”因此,张永胜秉持“三房合一”,指“药房、病房、厨房”,“每周,医师、厨师、药师都要开复盘会,讨论每道菜加多少份量的中药,才既有疗效又好吃。”


各类药膳。受访者供图

  他们还把中医药花式植入各类食品,“今年端午,15万盒药膳粽子被秒光,售卖速度超越历史,效果很好。中秋临近,我们还正在筹划药膳月饼。”

  除了跨界的老字号药业品牌,不少新生企业也瞄准了中医药养生赛道。市场上,售卖“晚安水”“熬夜水”等各类中药茶饮店应运而生,精准满足年轻人的多样化养生需求。

  柜台后方立着木质药柜,一侧墙面挂满装着各种中药的透明盒。吧台上,五个透明的锅中煮着不同的养生饮品,有茯苓燕麦薏米水、党参薏米补中水、人参黄芪补气水、六红七物暖身汤、十年陈皮炖雪梨……杭州中心内,本草小匠就是一家专注于本草养生饮品的店,以近40种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为原材料。


本草小匠门店。潮新闻记者 章然 摄 

  “主要消费群体是28岁至45岁的白领,特别是工作5-10年的年轻人占70%左右。”品牌负责人小润(化名)说,2019年,本草小匠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2023年底进驻杭州。美团平台数据显示,目前,这家店月销量超1000,主打祛湿的赤豆薏米祛湿水和清火的十年陈皮绿豆沙销量最好。“目前,上海两家和杭州一家门店都实现了盈利,今年的业绩比去年同比增长30%左右。”

  资本力量也正“闻风而动”,据小润观察,今年,上海至少增加了十多个同类型品牌,“有的做中医药养生熟水,有的做中医药奶茶,都集中在中医药养生上。”小润表示,和竞争压力相比,更多的是动力,他觉得中医药养生茶市场仍处于初期阶段,眼前是一片蓝海,“因为从业者必须懂一些中医药知识,有一定门槛,市场刚兴起,没到饱和状态。”他看好这一赛道的发展,“现在,年轻人亚健康状况多,属于刚需产品。”

  中医药文化需要年轻态表达

  两年前,浙江省中医院曾对就诊人群进行画像研究,发现在当年前9个月内、200多万就诊人员中,18-40岁的青年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达到52.48%。

  其中,腰痛、睡眠障碍、疲劳综合征、痤疮、颈椎病等是男性就诊人群中最高频的疾病诊断;而在女性就诊人群中,则以月经不调、痤疮、乳腺腺病、腰痛、睡眠障碍、颈椎病等为高频诊断。“这些疾病不少都是由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或因精神压力所导致的。疾病谱的变化也意味着,中医就诊群体正不断年轻化。”浙江省中医院宣传统战部副部长陈岩明说。

  在他看来,当代年轻人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对于保持健康有迫切需求,同时又希望不要为此花太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中医药治未病“大有可为”,“这既是中医药进一步俘获人心的机会,也是年轻人保持健康更经济实惠、省心省力的途径。”

  浙江省中医院在设计中药茶饮等中医药养生产品时,正是以年轻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首先考量的是功效、口感,同时要方便使用,其次,在组方上尽量选用常见、有效、廉价的中药,以控制价格。”

  2023年,中药茶饮的率先出圈,正是中药现代化、时尚化的有益尝试,通过融入年轻人喜爱的元素与口味,让传统中药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中药茶饮。受访者供图

  而中医药养生产品频频圈粉年轻人,不仅因为古老的中医药实现了年轻态表达。陈岩明认为,这背后的根源在于中医药确实有助健康,“近年来,在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呼吸道流行性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方面,中医药以显著疗效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其作用,进一步获得认可与信赖。同时,各大医疗机构立足中医药特色优势,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找到了一条中医药助力美好生活的通路。”

  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专业人士,对于中医药养生赛道爆火,深耕多年的徐老师(化名)也并不意外。

  一方面是政策持续推动,“现在强调文化自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需要国民支持。”另一方面,中医药本身的特性与现代人的需求不谋而合,“很多年轻人并非有严重的病症,只是觉得工作压力大、身体略微不适,需要调理,而中医药的不少治疗手段,如祛湿、养胃等,很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其次,消费观念、网络传播也助推中医药养生产品越来越火,“这两年出现了很多中医药相关的新闻热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医药感到好奇,譬如,现在社交平台上流行的三伏帖、冬病夏治等,这些都是年轻人在效仿。”

  不过,陈岩明提醒说,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针对市面上的中医药养生产品,消费者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在浙江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要通过线上问诊,先对群众的体质进行辨别,才能下单。如果不合适,我们建议群众线下就诊。”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生发套装。受访者供图

  随着传统药业和新生企业纷纷入局,中医药养生产品能实现产业化吗?又该如何让中医药从“一时红”走向“一直红”?

  陈岩明相信,让中医药融入生活的健康养生产业是前景广阔的蓝海市场,但呵护群众对中医药的喜爱、信任,比一时的爆火更重要。“现在,很多商家嗅到商机,一拥而上,各种产品层出不穷,但可能存在以中医药为幌子、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产品,这对于行业发展危害很大。”他认为,这个朝阳产业需要监管部门的强力监管,也需要权威专业机构积极科普,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辨别能力。

  徐老师也注意到,一些不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产品在悄然售卖,“譬如,中医理论中,艾灸是很正规、需要找准穴位进行的中医诊疗活动,但很多售卖随身艾灸的商家只给一张穴位图,让年轻顾客自己找穴位艾灸。老中医尚且要确定穴位,很难相信未受过系统训练的年轻人能找准穴位。”徐老师建议,应由专业的中医药从业者研发专业产品,避免“良莠不齐”的产品让中医药养生“观众缘变差”。

  “我们鼓励相关企业和权威专业医疗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真正靠谱、利民的健康养生产品,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中医药养生的更多可能性。”陈岩明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潮声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最近,上海一家新开张的冰淇淋店凭借独特的中药草本口味走红,每天吸引数百人排队购买,日销量超千份。其中,薄荷西瓜霜、野菊开心果、烟熏乌梅、山楂佛手柑、川贝枇杷膏等热门口味冰淇淋,一上线就卖断货。“中药冰淇淋一份卖到38元”话题也一度冲上微博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