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8日讯(记者 陆斯超 通讯员 章奇勇)从东海之滨到西北边疆,“千万工程在阿克苏”专项行动正扎实推进,“千万工程”经验正不断落地转化。8月,记者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库木奇吾斯塘村,看到的是一幅和美的阿克苏乡村生活场景。
一处名为“民俗文化馆”的民族特色建筑映入眼帘,该馆由衢州市援疆项目资金投资600万元建设,修整了原宅基地庭院、传承性复原了维吾尔族民居建筑技艺、还原了传统室内场景。“看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高兴得很。”村民玉苏甫·图尔荪领着记者走过由衢州市援疆指挥部打造的南孔文化景观长廊,笑着说。他介绍,村里原本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了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景观长廊;矮小破旧的房屋,变成了安居富民房。
“通过打造‘阿克苏院子’,对民族居住建筑技艺传承性复原,让群众和游客领略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在潜移默化中,让传统文化的雨露滋润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生活。”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傅强说。
“阿克苏院子”旨在引入庭院经济,打造布局合理、干净整洁、景观优美的美丽庭院;“阿克苏园子”侧重打造乡村产业园,分为美丽田园、四季果园、生态养殖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文旅生态园五类。除了村容村貌提升,产业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库木奇吾斯塘村黑木耳种植基地是衢州产业援疆“万亩亿元”工程的成功典型之一,也是重点打造的“阿克苏园子”,现有大棚328座,每个大棚年产黑木耳120公斤。
村民伊力哈尔·亚森荪在黑木耳种植基地认领了6个大棚,他说:“以前我只靠几亩地来维持生活,现在多了黑木耳的收入。”衢州市援疆指挥部乡村振兴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浙江援疆立足乌什县资源禀赋,找到了食用菌种植这一增收突破口,打造黑木耳种植基地。像伊力哈尔·亚森荪这样的村民原本收入来源单一,如今种植黑木耳已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今年,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与阿克苏地区行署第一时间启动“千万工程在阿克苏”专项行动,通过打好“5个一”系列组合拳,努力将阿克苏打造成为新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乡村振兴示范地。
4个多月来,“5个一”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浙阿“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成立,聘任23位浙江乡村振兴与“千万工程”领域权威专家组成智囊团,为阿克苏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一个“千万工程”浙阿大讲堂开设,按照每季一次的频率,已邀两期专家授课,阿克苏地区及各县(市)四套班子、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和村干部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一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科学编制,目前已形成1个总体方案、9个县(市)方案、1个一师阿拉尔市方案;一批乡村结对关系跨省缔结,已促成村镇企结对60余组,两地乡村共商发展新思路、共育现代新农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序建设,按照各市援疆指挥部和各县(市)明确的2024—2025年度创建名单,正在先行打造一批美丽乡村耀眼明珠,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