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扫一辆共享单车,是不少人应对“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方式。最近有消息传来,成都、武汉等地的共享单车都迎来调价。在部分城市,共享单车工作日起步价从“前15分钟1.5元”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有用户直言“现在骑单车,已经比坐公交还贵了”。
从市场初期的0.5元/半小时到如今普遍的5元/小时,共享单车的涨价幅度不可谓不大。这背后,既有平台从追求流量向求生存的转变,也映射出共享单车行业从“彩虹大战”走向理性运营的艰辛之路。
涨价的逻辑不难理解,日益增长的运营成本,如车辆迭代、维护人力和仓储管理,加之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每一环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原材料价格上涨、车辆损耗加速,使得成本控制成为一道难题。共享单车不再是简单的“骑了就走”,它承载着更高质量、更合规的城市出行期望,自然也背负上了更重的成本枷锁。
然而,涨价毕竟也是一把双刃剑。共享单车想要长久生存,真的只有涨价一途吗?
共享单车多地涨价 消费者使用成本增长35%以上
退休教师范志强是共享单车的忠实用户。每天,他都会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南山路上,一边骑车一边享受南山路上美景,让他对退休生活很满意,也为他的锻炼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范志强介绍,自己的共享单车月卡是花费16.88元开通的,“方便又实惠,非常绿色健康。”
范志强享受的是共享单车套餐式的月卡优惠,对于没有包月的消费者来说,1.5元每30分钟的起步价格也属于可以承受的范围。对比其他城市涨价后的价格,显得尤为吸引人。
然而,在广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地,共享单车的使用成本却在发生变化。以哈啰单车为例,其在这几个城市调整了价格策略,工作日起步价从15分钟1.5元调整为10分钟1.5元,周末及节假日更是从前15分钟1.8元调整为前10分钟1.8元,后续均为每15分钟1元的计费规则。这意味着,对于像范志强这样习惯骑行半小时的用户来说,费用从2.5元涨到了3.5元,涨幅高达40%,而在周末及节假日,半小时的骑行费用也从2.8元涨到了3.8元,增长了35%。有些用户表示,共享单车一再涨价,出行成本已经超过乘坐公交车。
多个城市的共享单车涨价后,不少杭州市民也开始担心杭州是否会是下一个涨价的城市。在豆瓣杭州讨论小组里,不少人讨论起杭州的共享单车费用。一位网友表示:“如果杭州的共享单车使用价格和成都等地一样,我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式出行,我无法接受骑辆自行车的费用比坐公交车还高。”
这场涨价风波,是共享单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精细发展的见证。从2016年横空出世以来,共享单车以0.5元/半小时的亲民姿态闯入大众视野,短短八年间,共享单车在部分地区平均每小时费用已攀升至5元,价格上涨四倍之多,这在运维企业看来,是共享单车企业应对成本不断上涨的无奈之举。
用降价吸引用户 美团获得一大波流量
面对成本上涨,有企业选择涨价,也有企业选择降价。据悉,美团单车近日在广州地区下调了起步价。工作日起步服务时长计价由现行的1.5元/前15分钟下调至1.5元/前20分钟;节假日起步服务时长计价由1.8元/前15分钟下调至1.8元/前20分钟。
对此,美团单车广州地区负责人表示,有数据显示,3公里左右是共享单车最高频的使用距离,20分钟以内的骑行订单占比近九成,“我们希望通过延长起步服务时长,降低用户的骑行费用,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美团的这一举措,在消费者中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前不久广州发布的第二季度共享单车企业考核显示,美团单车在服务质量考核中得分81.88,排名第一,自行车运营配额也因此调增为88552辆。
经过16年的发展,共享单车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庞大的市场。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共享单车相关企业5.32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正增长态势。自2014年全年注册482家,稳步增长至2019年全年注册1637家,增速维持在10%—65%的区间内。2020年相关企业注册量暴涨175.50%至4510家,达近十年增速高峰。而后连续三年增势延续,2023年全年注册量同比增长 70.99%至18015家,已临近2万大关。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11374家,其中上半年注册9715家,较去年同期略增8.14%。
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统计数据,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服务全国超6亿用户。截至2023年12月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在全国超410个城市投放运营,总投放车辆数超1200万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在全国超700个城市投放运营,总投放车辆数超800万辆。同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领域,美团、青桔、哈啰3家企业车辆投放数量仍占据全国95%以上市场。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领域,美团、青桔、哈啰3家车辆投放数量占已统计企业的80%左右,占全行业的60%左右,市场集中度保持相对稳定。
李进认为,在这个时候,能够以更优质的服务,更低廉的价格吸引用户,肯定是一种高明的手段。
多家表示成本过高 涨价实为无奈之举
运维成本居高不下,是始终悬在共享单车头上的一把利剑。
一位共享单车从业者透露,目前共享单车企业的成本不光是单车,还有运维团队的大量调度和维修保养。根据企业发布的相关数据统计,一辆共享单车成本约700-1100元之间;按4年使用周期计算,每辆单车的年均摊成本在175-275元之间。此外,每辆车每日的运维开销大约在0.5-1元之间,一年下来总运维成本达182.5-365元。两者相加,一辆共享单车一年所需的成本为357.5-640元。
按照哈啰、美团、青桔三巨头的最新投放数据,哈啰1000万辆、美团520万辆、青桔600万-700万辆,它们一年的运维成本分别是35.8亿-64亿元、18.6亿-33.3亿元、21.5亿元-44.8亿元。成本高企下的共享单车行业,亏损是常态。据公开数据显示,共享单车“三巨头”所在的业务板块都难以实现盈亏平衡。而随着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引导共享单车规范后,整个行业已经结束打价格战的阶段。涨价、增加停车相关的维护费用是共享单车企业的一致选择。
但对于企业来说,涨价其实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方式。“成本压力大,企业最应当想的方式应该是降低成本,涨价策略回流的资金对于高企的成本而言实在不值一提,而且对于共享单车这样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服务型产品来说,一旦涨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非常大。”互联网经济专家李进说。
在李进看来,如果共享单车价格上涨过快或过高,可能会导致大量用户转向其他更便宜的交通方式,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利益是有损害的。他表示,共享单车企业要探索盈利模式,首先应对共享单车乱停、占道及布局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时,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提升车辆的调度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此外,还应当寻求联名和合作的机会,拓展收益渠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共享单车想要靠单一的收租方式来实现盈利难度较大。”
杭州小红车和共享单车一起 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当其他城市的消费者在为共享单车涨价而担心时,杭州的消费者则可以轻松化解。“我每天都选择小红车出行,家门口就可以借还,很方便。”退休医生孙明说。
从2008年成为小红车最早的一批用户开始,孙明就一直青睐小红车,即便后来出现了各种共享单车,他也没有变心。“其他的共享单车运维服务与小红车相比差距大,不仅收费贵车辆的状态也不好。”实际上,在16年的时间里,杭州小红车的发展十分迅速。“小红车”已经从最初的61处服务点,2800辆车发展到5635处服务点(含萧山、余杭、临平),14.60万辆车的规模。年日均租用量约20万人次,累计为13.56亿人次的市民游客提供绿色出行服务。
据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城市建设、道路情况的巨大变化,部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使用也发生了改变,服务点布局也需要优化。小红车今年全年在主城区范围内(即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计划拆除约200处服务点位,同时今年小红车计划新增近400处服务点,今年全年的总体数量仍然是增长的状态。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杭州公共自行车主城区范围内租用量在2700万人次左右。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增加了约180万人次的使用量,同比增长7.14%。数据增长的背后,和近年来车辆不断投入、服务点布局更合理密不可分,还有电子围栏(即不附带实体桩)等创新服务的推出,这样市民用起来更方便,也会更多地去选择使用小红车。目前,杭州小红车的计费标准为每次骑行1小时内免费,超过1小时的部分每小时1元,单日单次5元封顶。
在杭州,25万多辆的共享单车与14.6万辆小红车一起形成了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末端网络。“小红车的存在,对于其他城市来说都是可以借鉴学习的,单车服务不单单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只寄希望于市场调节,终究无法解决问题。”李进说。
■记者手记
共享单车路在何方
涨价,真的就是共享单车企业的唯一出路吗?其实不然。在盈利压力和市场挑战面前,共享单车行业应当探索多样化的应对策略。
在大数据如此发达的当下,共享单车企业完全可以提供潮汐计费和区域计费的定价机制,这样既可以在高峰时段维持必要的运营成本回收,也能在非高峰时段给予用户实惠,平衡供需矛盾。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企业还可以与自行车品牌合作,通过定制化服务或车身广告等形式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实现双赢。作为交通工具,共享单车具备与生俱来的导航功能,这也为共享单车带来了接纳流量和所在城市商业个体合作的可能性,不断发掘相关的合作,势必能为共享单车的降本增效提供更多可能。
面对共享出行不断增长的当下,共享单车企业不应当选择简单的一刀切涨价来解决资金问题,而应当注重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以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正如美团在广州的优秀表现所展示的那样,优质服务不仅赢得了考核的加分,也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良好的社会形象不仅能增强用户黏性,也能吸引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的青睐,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