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声丨破百!“活化石”瓯江鼋在浙江青田形成种群规模

字体:
—2024—
08/29
08:48:59
2024-08-29 08:48:59 来源:潮新闻 执笔 胡静漪 叶锦霞 通讯员 江欣 陈乡阳

  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稀有程度堪比大熊猫,因而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在它的故乡瓯江流域,2只野外发现的鼋已连续三年产下后代。今年,通过人工孵化技术繁育的瓯江鼋子代累计突破百只,标志着瓯江鼋形成种群规模。

  在其背后,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课题,浙江已探索了20多年。

  从破坏到重建

  “活化石”等来抢救性保护

  “小时候在滩坑坝址这一带就能看到鼋,它会时不时浮出水面。”浙能北海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蒋品华是土生土长的青田人,对鼋有着特别的感情,“老人们都说它有灵性,是龙生九子之一。”

  这样的神话传说,源于鼋之大。东汉的许慎在《说文》写道:“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成年鼋的背甲可以长到1米,是我国内陆体型最大的水生龟鳖动物。这种距今2.5亿年、与恐龙同代的“活化石”,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生物的敬畏。

  但正因其体型大、形似食用鳖,成年鼋容易引起人类注意而被捕获。它还喜爱潜沙,遇到危险时,游不了多远就会埋进沙子;产卵时上岸找沙地,又会留下明显的爬行痕迹,这都让它直面天敌和人类的威胁。

  受访者 供图

  栖息地的破坏,更为彻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兴建大坝、桥梁和采砂工程,让河流水文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亲鼋产卵的沙丘、幼鼋栖息捕食的浅水沙地都急剧减少。坝下河段水位太低,冬季休眠的深水潭也消失了。”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所高级工程师程爱林说,加之开采河沙、生产排污,鼋保护形势日渐严峻。

  1989年,鼋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8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级别列为极危(CR)。

  原本广泛分布于江浙、福建、两广、云南等地的鼋,如今在野外已很难寻到踪迹。全国鼋保护区和养护基地资源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在全国6个人工圈养基地,人工养护成体鼋仅存15只。

  兴建于2003年的滩坑水电站,位于瓯江支流小溪中游河段。它不仅是当年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中的扶贫工程,更是对优化全省电网电源结构、减轻下游洪涝灾害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滩坑水电站。受访者 供图

  与此同时,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是浙江关注的重点。

  2002年12月,浙江在瓯江流域成立全国唯一的鼋省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5月,浙江浙能北海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在距离坝址约1.5公里处,投资建成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

  “说来也巧,我刚到站里一个月,就迎来了第一只野生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站长叶承义说。

  2015年6月29日,青田县渔民在瓯江下游误捕到一只母鼋,将它送到保护区管理处,随后又辗转寄养到增殖放流站;一年后,一只年龄较小的公鼋也入住了新家。在省级自然保护区统一管理和保护体系的协作下,增殖放流站开始了鼋的保护性繁育研究。

  探索加取经

  128只幼鼋组成大家庭

  人工养殖鼋,谁也没经验。刚到时,40多斤的母鼋生活在室内的玻璃钢槽里,得了皮肤病。

  “我们找到甲鱼专家,他建议每天要晒太阳。”叶承义做过几年娃娃鱼养殖工作,大家把多种两栖类动物的养殖经验汇总,不断摸索。

  一个月里,增殖放流站先是建设了室外的水泥池,栽种水草、铺设沙子,但母鼋仍然体质瘦弱、进食困难;大家又设法在河道边挖了360平方米的生态池,引来水电站上游千峡湖库区的水,这才让它健康安顿下来。

  受访者 供图

  为了做好观察和记录,生态池边安装了三个监控。第一年,叶承义日夜查看监控,生怕出了意外;9年下来,他已经“心里有数”:“它白天很少上岸,10月中旬到4月初都在冬眠,越冷越往沙子深处钻。水温要在26到32℃,太低不愿进食……”

  2022年7月,他观察到母鼋连续几天频繁上岸,接着在一天夜里产下了首批29枚鼋卵。怎么孵化?通过青田县林业局牵线,滩坑水电站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建立联系。那里已形成珠江鼋种群,专家经验丰富,双方走访交流,叶承义把人工孵化技术带了回来。

  如今,全站工作人员已经熟知,每年6月底至7月初是鼋产卵的时节,从6月20日开始,他们会对母鼋进行全天候观察。

  今年的首批鼋卵产于6月26日下午,共计48枚,平均重量约16克,“最大的有17克多,比前两年都大。”叶承义说。

  在珠江所所长朱新平的远程指导下,叶承义在母鼋产卵的沙地边,用手拨开沙土至40公分的深度,将鼋卵一枚枚取出,并带回控温车间测量、登记,“鼋卵的外壳比较薄,如果能看到大面积的白色,说明这枚卵受精成功。”

  今年瓯江鼋宝宝在浙能滩坑水电站依次破壳出生。通讯员 寿忆梦 摄

  目前,今年第二批38枚鼋卵还躺在松软的蛭石里,叶承义要每隔两小时喷水,为它们提供恒温恒湿环境。而首批孵化的41只幼鼋已学会了捕食和潜沙,“脐带脱落后,它们在水里10来个小时就会抓鱼吃。”他特意买了溪石斑鱼苗,给幼鼋适口的美味。

  这些幼鼋和前两年出生的87只兄弟姐妹生活在室内大水池里,叶承义优化改造了控温循环水系统,安装过滤器和降温棒,可以实现24小时换水、紫外线消毒。

  截至目前,青田鼋卵的孵化率和幼鼋成活率分别达到85%、99%,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浙江在人工辅助繁育和保种工作方面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开发和保护并行

  一座水电站的环保行动

  “开展鼋、香鱼、花鳗鲡等水生生物增殖保护研究,建立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站,开展增殖放流”,这是2004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滩坑水电站生态保护的远期要求。

  拦起的大坝,可能对溯河产卵鱼类产生影响。为此,滩坑水电站在投运后每年向上游投放400万-500万粒香鱼发眼卵、2万多尾香鱼幼苗。

  增殖放流站的室外水池养殖着香鱼,以及鼋的饲料溪石斑鱼。记者 胡静漪 摄

  增殖放流站建成后,叶承义开始尝试人工繁育香鱼——2015年,首批鱼苗因养殖技术不过关而“全军覆没”;2016年,成功培育并放流6万余尾;2017年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

  到2023年,滩坑水电站已连续15期在千峡湖库区及小溪流域进行珍稀鱼苗的增殖放流,累计投放220万尾,在库区形成香鱼种群。

  此外,滩坑水电站在建设之初就有不少环保设计,比如投资2亿余元建设分层取水、生态机组等工程。

  前者在水电站引水口设置叠梁门,发电时根据水库水位情况调整叠梁门数量,只取浅表层接近自然温度的水,保持下游河道的水温,这项“全国首创”成为此后新建水电站的环保标配;后者建设4000千瓦的生态小机组,在大机组不发电时也能保证下游的生态流量。

  在开发和保护之间,浙江各界持续探索,力争找到平衡点。

  如今,新一批幼鼋的到来让大家有喜有忧:喜的是瓯江鼋种群越发壮大,忧的是增殖放流站空间有限,野外驯化放归要提上日程。

  室内水池生活着前两年出生的87只鼋,站长叶承义进行查看。记者 胡静漪 摄

  去年9月,珠江所对站内所有90只鼋进行体检,显示健康状况均良好。预计瓯江鼋子代经适应性驯化养育,一两年后就可以放归野外,自然繁衍生息。“接下来,我们希望联合更多单位和专家,实现科学放归,这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终目标。”蒋品华说。

  环保需要人人尽责,除了发挥浙能集团的国企力量,科普宣传是动员社会环保力量的基础。

  近些年,每年有6000-7000人次来到滩坑水电站参观,增殖放流站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向更广泛的人群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种来自远古的“神兽”,还需要更多人来认识它、保护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潮声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稀有程度堪比大熊猫,因而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在它的故乡瓯江流域,2只野外发现的鼋已连续三年产下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