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游,是我国夏季溺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炎夏日,人们有旺盛的户外亲水需求,野游因此禁而不绝。不过,这个夏天,相对“野游”提出的“野能游”,在浙西衢州的6个县区市推而广之,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何谓“野能游”?一言以蔽之,就是将泳池搬进山野之间,让市民在有安全保障的户外公开水域免费游泳、亲水消暑,同时享受山野趣味。水库、河道资源丰富的衢州,探索化堵为疏之道,经过去年暑期的6个试点,目前,已建成18个可供“野能游”的公开水域游泳场所。今年7月,浙江省河长办还向全省发出学习借鉴衢州“野能游”经验做法的通知。
“野能游”的体验感如何?场地怎样搭建?安全与野趣如何兼顾?前不久,潮新闻记者来到衢州一探究竟。
在天然水域中畅游,尽享清凉与野趣
8月下旬,一个气温逼近40摄氏度的下午,05后衢州小囡王语向潮新闻记者发出邀请:走!咱们去“野能游”!
潮新闻记者随王语来到柯城区石梁镇城西村的蒋家新堰公开水域游泳场所(下称“蒋家新堰”)。这里距衢州主城区仅十分钟车程,地处石梁溪下游,淙淙溪水流淌于山野之间。清凉的天然溪水吸引了四五十位市民在此游泳消暑。
此处水域约50米宽,天然的堰坝与人工设置的分水浮标将这里分隔成0.5至1米深度的浅水区,以及1.5至2米深度的深水区。水域两侧设置了2.1米高的救生员观察台,两名救生员分坐两侧,另有一名安全员在堰坝上来回巡视。
说话间,刚在更衣室换好泳衣的王语熟门熟路地钻进水里,而后探出脑袋:“凉快!”对于王语来说,来石梁溪里游泳,从小是夏天的一部分。
石梁溪,是衢州“母亲河”衢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杨梅坞,主流长33.1公里,流域面积109.6平方公里,沿线流经15个村庄。王语正是居住在石梁溪沿线的村民。“小时候的夏天,最盼望老爸带我来溪里游泳,从傍晚一直游到天快黑,再听着蝉鸣、看着星星,一路哼着歌走回家。”王语直言,户外亲水的快乐,传统泳池给不了。
市民在户外公开水域游泳,尽享清凉与野趣。潮新闻记者 陈琪 摄
如若追求更多野趣,则可去往位于江山的石坑湖公开水域游泳场所(下称“石坑湖”)。此处原本是上世纪开采矿石留下的矿坑,后因雨水积蓄,形成了水域面积约4.8万平方米、最深处可达30米的天然生态湖泊。夕阳下,蓝色的湖水在群山之间波光粼粼地跳跃着,系着安全浮囊的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跃入这一汪蓝色之中,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
打头跳入水中的,是二十出头的江山小伙黄达,家住距石坑湖不到十分钟车程的荷塘村。他猛地扎入水中,只留腰间缠绕的安全浮囊在水面晃荡,忽又跃出水面,扶着泳道线对岸边的潮新闻记者嘻嘻地笑,“你在这里游一遭就知道了!抬头便是天,回身又见群山环抱你而来,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新鲜的。”
除去优质的自然风光之外,富含硫磺的矿洞还会对水体进行清洁,早在2017年,江山市冬泳协会的游泳爱好者就发现了这处水质绝佳的天然泳池。“这里水质好呀!经常和小鱼交错而过,有时它们还会一拥而上,给我做‘鱼疗’。”第二个跃入水中的周先生是石坑湖的常客,在“鱼来鱼往”的天然泳池中看绿水千山,成为了他的今夏日常。
好水质,促成了“野能游”。
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源头的衢州,江河溪流纵横,山塘水库遍野,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2024年1-6月,衢州21个参与考核、评价、排名的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Ⅱ类水质断面占100%;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7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4年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衢州市位列全国第15名。
“天然的流动水域吸引了市民参与‘野能游’。另外,得益于好水质,‘野能游’场所的维护也变得简单,无需对水体进行消杀,只需定期清理水面漂浮物。”衢州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程秀锋向潮新闻记者介绍。
配套设施俱全,仿佛身处“野外版游泳馆”
“野能游”带来的清凉,让杭州市民、重度游泳爱好者陈小和羡慕了一把。“今年天热,游得更多了。还好办了游泳年卡,不然钱包要遭殃。”陈小和笑言,近几年游遍了公司和住所附近的游泳馆,闻的都是消毒剂的气味,“很想闻闻溪水的味道。”
趁着周末短途游,陈小和带着泳衣去往衢州。拥有多年游泳经验的她,对游泳场地极为“挑剔”,却对“野能游”场所赞不绝口。
“我还提前在宾馆换好了泳衣,到了现场才发现,不仅有更衣室,甚至有淋浴间。就像去了一次野外版游泳馆,既体验到了在户外天然水域游泳的野趣,还能享受像城市游泳馆一样的舒适便捷。”陈小和十几年前在溪里游泳的记忆被刷新,“以前在野外游完泳只能湿答答地裹个浴巾回家,现在好了,还能舒舒服服洗个澡。”
舒适便捷的体验感,来自于搭建场地时的细致考量。
天然河湖水域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藏玄机。水深、水温、水流速度,以及可能存在的漩涡、水草缠绕等水下状况,都会使公开水域存在安全风险,同时也对游泳体验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河床平整、水流平稳、深度及水温适宜游泳的公开水域才有资格入选‘野能游’场地。此外,场地距城区5至10公里为宜,既保有山野趣味,又保证市民可以便捷地到达。”程秀锋说。
水上设施的设置,以水域面积为主要评判标准,也会结合水深、水流等水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程秀锋介绍,对于面积较小的水域,结合水域情况,在水上搭建浮台或是使用浮箱围成游泳区域,并设置泳道线;而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水域,主要通过颜色鲜艳的水上浮筒划定深浅泳区,同时设置醒目的深浅水位警示标识,衢州户外水域大多面积广阔,目前大部分“野能游”场所采用此种形式。
设有泳道线的户外公开水域。潮新闻记者 唐逸涵 摄
岸上的设施,为的是满足洗浴需求、提高安全保障。
在蒋家新堰,距游泳区域数十米处便是服务中心。监控室、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在此一应俱全。“监控是实时画面,可以实现7个不同角度的画面切换,全方位覆盖游泳区域。我们的监控室里还配备了应急药箱,备有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等防暑药物和医疗用品,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市民。”工作人员闻晓峰介绍道。
潮新闻记者进入女更衣室及淋浴间查看,16个大储物柜可供寄存物品,10个淋浴喷头满足多人同时洗浴的需求,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此外,淋浴间一侧还配备了盥洗台和换装镜。
蒋家新堰公开水域游泳场所的淋浴间一隅。潮新闻记者 陈琪 摄
淋浴间和洗手间的生活污水去往何处?“‘野能游’场地一般都选在生活圈内,靠近周边村落,排污问题较易解决。根据场地周边排污管网情况,部分场地配建污水池或化粪池,以供排污;另有部分场地的污水,直接接入村内排污管道。”程秀锋相告。
目前,衢州全市户外天然河湖中,已建设18个可供“野能游”的公开水域游泳场所,每个县(市、区)都有3处,惠及全市各地居民。“野能游”,成为了衢州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的生动表达。
从“野游”到“野能游”,安全亲水触手可及
恰如其名,“野能游”,是相对于“野游”提出的。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95%以上。
我国溺水事件多发于农村,溺亡地点多为水库、野塘等人迹罕至的公开水域。野游,易导致溺水事件发生。
“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到野外水域玩水,或是外来务工人员到不熟悉的水域野游,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情形。一般来说,我们不提倡野游。”据衢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吾建忠观察,夏季野游情况多、分布面广,有些野游地较为隐蔽,难免存在管理盲点。
在衢州市教育局校园安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看来,孩子大多有亲水天性,暑假炎热漫长,在水库、河道资源丰富的衢州,野游难以一刀切地禁止。
基于这一现状,衢州决定换条思路:化堵为疏,推出“野能游”,让市民安全亲水。早在2023年年初,衢州市政府就专门印发了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建设一批“安全亲水”公开水域游泳场。而后,“安全亲水”场所提升工程被列入202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在经过平整河床、去除杂草、配备安全设施及洗浴设施、配备救生员和安全员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后,“野游地”摇身一变,成为了有安全保障、可免费游泳的“安全亲水”公开水域游泳场,并作为“野能游”场所,在暑期面向公众开放。各场所开放时间多为下午及傍晚,具体时间因人流量、地理位置而异;大部分场所面向社会全年龄段公众开放,个别场所因极具“野味”而设有年龄与游泳水平的准入门槛。
傍晚,阳光变得柔和,来蒋家新堰“野能游”的市民络绎不绝,安全员叶显军加快了巡视的频率。“这里的开放时间为下午三点至傍晚七点。现在这个点,太阳落山,天还没黑,是人最多的时候。”叶显军说,比起救生员的救助工作,自己的职责会更前置一些,重在预防。
距离堰坝不远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探出脑袋,与叶显军打了招呼。“大爷已经在这里游了一整个夏天。第一次见他时,我看他头发花白,就多关注他一些,让他不要远离堰坝,有啥需要就喊我。”在叶显军看来,对儿童、老人、落单者重点关注,发现不对劲及时给予提醒和帮助,可更大程度地预防安全隐患。
相较于其他“野能游”场所,石坑湖水域更广、深度更大。极致野趣的背后,是严苛的安全管理。石墙、智能围栏与群山组成第一道屏障,将石坑湖牢牢围住,只有通过人脸识别才能打开智能围栏这唯一入口。下水前,游泳爱好者的腰上必须绑紧安全浮囊。与此同时,覆盖全水域的监控设备也时刻为安全保驾护航。
江山市石坑湖公开水域游泳场所。图源:衢州发布
“我们还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江山市石坑湖公开水域游泳场所运营负责人、江山市冬泳协会副会长林世晓介绍,作为公益性的游泳场所,石坑湖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必须确保来游泳的人都年满18周岁且会游泳,“游泳爱好者只有通过我们设置的‘半小时游完600米’测试,并签署免责协议后,才能录入人脸识别系统。”
“野能游”场所,被衢州多所学校推荐给了未成年人这一溺水事故高发群体,这对防溺水具有疏导作用。“我们在暑期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重点家访,向他们推荐离住址最近的‘野能游’场所,并叮嘱家中老人时刻注意孩子的行踪。孩子夏日亲水需求得到满足,安全也有了保障。”衢州市教育局校园安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说。
衢州的防溺水实践,获得了全省的关注。今年7月,浙江省河长办发出《关于学习借鉴衢州“野能游”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工作的通知》,提出学习借鉴衢州市“野能游”建设模式经验做法,持续推进防溺水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有效防止溺水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