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一种声音,让更多人听见运河

——“名家读运河”系列报道之三

字体:
—2024—
09/22
07:26:43
2024-09-22 07:26:4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高心同 王佳

  浙江在线9月22日讯(记者 高心同 王佳)“今天,我们该如何唤起运河的声音?”《中国大运河文化》丛书主编周伟苠的这一思考,始于初次踏上绍兴昂桑湖避塘之上的古纤道。

  彼时,周伟苠在友人的陪同下,前往浙东运河的重要节点——绍兴,漫步于一段水上石板小路。眼见斑驳厚重的青石板路面,目及两旁波光粼粼的湖水,他仿佛听见,自遥远的昨日,传来船工劳动号声的回响。

  “那些身披粗布衣裳、脚蹬草鞋、肩扛纤绳的纤夫们,将他们或激昂高亢,或低沉有力的号子,喊在炎炎烈日下或凛冽寒风中。这些劳动者关于繁荣和梦想的呐喊,汇成了运河的声音。”

  大运河,曾是喧然的。“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如绍兴籍诗人陆游笔下这般,古城的生活声响,江南的朗朗诗音,都曾在一脉波声中荡涤交织。

  然而30多年前,周伟苠发现,运河的声音有些寂落了。

  那时,周伟苠从报纸上偶然翻到一篇环境保护相关主题的征文启事,这令他对身边这条运河的意识骤然苏醒。在他的印象中,彼时的运河两岸较为冷清,河水受到污染,漂浮着白色的泡沫。周伟苠想要唤起运河之声的决心,也从此燃起。

  “今天,大运河依然不可或缺。”周伟苠说,比之古代,现代的交通方式更为繁多,运河的功能性看似有所减弱。但在当下,运河仍有其意义。只不过,它从昔日实在的交通载体,变成了象征性的文化媒介。

  大运河的声音也与时俱进,从具象的声音,成为了文化符号。

  “申遗成功10年来,人们使用多重载体来留存、呼唤和传递运河的声音。”周伟苠说,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立,到近年来各地运河文化节的举办,大运河先是被留声,而后被传声。

  一园存音,一馆留声。

  2020年4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发布。3年后,在大运河浙东运河(越城)段,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应运而生。这个夏天,各地自媒体人、摄影爱好者、大学生代表带着相机前来,在“你好,运河!”主题活动上,用镜头再识浙东运河,一览水乡绍兴。一条浙东运河,成为绍兴文化IP,以文气聚来人气,承继大运河四通八达的精神气。

  “如果说博物馆是留声机,这样的文化活动就是传声筒。之于运河文化,前者负责保存和展示,后者专司传递和讲述。”曾在“五一”期间赴绍兴参加2024运河文化市集活动的周伟苠,对这样的文化推介形式深表认同。

  周伟苠介绍,自2022年起,在中国作家协会和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的主持下,33位作家以“中国作家运河行”活动为载体,循河而行,走向30余座运河城市,梳理运河历史文化脉络,书写运河散文故事。作为主编,周伟苠将作家们的书稿编纂成册,便有了《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文丛。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为运河而歌。”周伟苠指出,这条河是道不尽的。这一河两岸,还有太多被隐没的声音亟待发掘。

  以浙东运河为例,他建议,应组织专家学者对相关历史文献、民间故事进行研究和梳理,丰富运河文化内涵,以书声唤河声,让更多人听到运河、懂得运河。

  沧州、苏州、扬州……作家们以“中国作家运河行”活动为舟,以运河为脉,逐渐点亮城市地图。据了解,明年,这叶小舟即将驶向绍兴,将是它在浙江的首站。届时,中国作家协会和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将组织学者专家汇聚越地,对浙东运河绍兴段的运河文脉进行系统梳理。此外,部分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也将在此提笔,共话运河古今。

  周伟苠告诉记者,《中国大运河文化》丛书最新一卷刚刚送审,即将出炉。他希望,这个系列能一直更新下去,让运河文化能一直奔涌向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运河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