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九旬伉俪一腔热血献水利

字体:
—2024—
09/28
11:01:06
2024-09-28 11:01:06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季俊磊


  【开栏的话】新中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回望金华革命、建设、改革的漫漫征程,我们深情礼赞那些为了金华发展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的优秀人物。他们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有的深藏功与名,有的仍在默默奉献着,不论是人们熟知的功勋英模,还是寂寂无名的身边好人,都涌动着澎湃的正能量,都值得我们关心、珍爱和崇敬。本报今起推出“凡人赞歌”专栏,让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播撒得更广更远,成为我们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一个是浙江瑞安人,一个是河北滦县人,两人相隔千里,却因水电结缘。

  这是一对九旬伉俪,也是党龄与新中国同龄的两位老党员,吴杲章和王月英。“我们为党工作了一辈子,虽然经历了一些艰辛,但始终觉得是幸福的。”昨日,记者见到吴杲章和王月英时,两位老人家直言没有什么光辉事迹,只不过有幸投身新中国水电建设事业罢了。

  吴杲章和王月英出生于1929年。吴杲章是瑞安人,父亲早逝,小小年纪就开始担起家中重担;王月英是滦县人,一间半的房子里住着兄弟姐妹10人,生活条件艰苦。然而,两人没有被现实的生活因素打败,反而愈加发奋图强,吴杲章进入瑞安铁厂工作,后来担任了工会主席等职务;王月英自学汉字,在村里办起扫盲班,后来成为村里的村党支部书记……

  说起两人的相遇,吴杲章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是在北京电力干校学习时认识的,后来两人越聊越投缘,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起。”当年,因为两人的出色表现,吴杲章被推荐赴国外深造水电机电安装技术,王月英则留在水电总局机电安装公司负责工会、党建、职工教育等工作。

  吴杲章在国外学习一年,每月都会雷打不动给王月英写一封信诉说衷肠。就这样,两颗心越靠越紧。1957年5月,吴杲章学成归国,两个月后与王月英喜结连理。婚后,两人并没有太多的相聚时光,吴杲章接到任务后立即赶赴建德,参与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

  “当时新安江还是一片荒涂。没有职工宿舍、没有澡堂、没有商店,大家就建铁路、搭浮桥,为整个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没有风钻,就挥动18磅榔头,将钢钎扎进岩石,打出一个个炮眼;没有挖土机、汽车,就用畚箕装渣,靠肩膀搬运……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之后,浙江从能源小省一下子成为水电大省,一度担负起华东电网七成的电力供应,尤其重点保障上海等地。吴杲章说,正是万众一心的力量,让新安江水电站成为了时代标志。

  后来,组织上考虑到吴杲章和王月英长期两地分居,便将王月英也调了过来。吴杲章负责前方基建,王月英提供后方保障,两人配合默契,羡煞旁人。

  回忆起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他们的眼中依旧闪烁着光芒。1972年,吴杲章作为技术专家委派到阿尔巴尼亚支援菲尔则水电站建设。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和落后基础条件,吴杲章亲力亲为奋战在一线,还将自己的水电经验倾囊相授,在当地赢得了一片赞誉,每次他总是说:“我们是中国派来的技术员。”

  从中国水利水电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退休后,吴杲章和王月英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发挥余热。吴杲章退休后积极参与各地水电站的建设指导,王月英退休后一直担任十二局基地退休一支部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83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热血;正能量;水利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一个是浙江瑞安人,一个是河北滦县人,两人相隔千里,却因水电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