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列出350余项清单

改革抓落实,给出施工图

字体:
—2024—
09/30
07:10:15
2024-09-30 07:10:1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逸群

  9月27日下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记者 胡元勇 摄

浙江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王逸群)9月27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

  这是浙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聚焦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三个再”“五个更”目标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高质效落实的会议。重要性不言而喻。

  抓落实,怎么抓?这场会议,给出施工图。

  350余项改革项目清单

  “钉实”“钉准”改革任务

  本次会议,有一项重要内容:审议《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实施意见〉改革项目清单》。传递的信息很明确:抓落实、见实效。

  翻阅清单,里面共有11个方面350余项改革项目。

  其中,强化政治引领机制方面,提出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等3项支撑性改革;

  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方面,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等6项支撑性改革……

  可以说,这份清单,覆盖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果说省委全会《实施意见》是方向和纲领,那么这份清单就是施工图和作战图。按图索骥,哪个层级、哪条战线该抓什么、怎么抓,都有了清晰的条目。

  “以清单化、项目化,分解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的部署要求,是浙江推进改革落实的一个创新举措。”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这些项目,都是逐条对照省委全会《实施意见》及分工方案,全面对标“三个再”“五个更”目标要求,补短板、扬优势而制定的。

  比如,14项牵一发而动全身攻坚性改革是省委全会《实施意见》改革任务体系的“四梁八柱”。这份清单中,各部门将14项牵一发而动全身攻坚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逐项谋划梳理出了67项支撑性改革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制定清单时还明确,“改革味”不足的常规性工作,不纳入清单。也就是说,350余项改革项目,每一条都要体现创新性和改革性,避免让改革“新瓶装旧酒”。

  统筹集成、协同攻坚,这种清单管理机制的建立,将更好明确各方责任,确保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高质效落实。

  图源“浙里改”

  抓住“牛鼻子”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

  提起义乌这座浙中城市,人们常不吝赞叹——“世界的义乌”。

  土地狭小贫瘠、毫无资源优势的义乌,就是靠改革发展起来的。义乌要实现进一步发展,依然要靠改革。

  本次会议,义乌市汇报了改革典型做法。如今,义乌地瓜经济的藤蔓,正快速地向五洲四海延伸。据统计,今年1-8月,义乌实现外贸出口3936亿元,增长17.2%。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克服海外布局“水土不服”?加速出海的背后,是义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贸主体降本增效、抢单拓市。

  探索小微商贸企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试点、率先推动海事出口查验服务前移至义乌实现汽车出口“不换箱不开箱”、构建跨境物流服务平台降低中小微主体海运物流成本……“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王健现场道出秘诀。

  宁波市委主要负责人也围绕政治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分享经验。去年以来,宁波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与政治监督、深化改革、制度保障、作风建设等联动机制。围绕公权力监督,宁波还依托一套无感监测体系,建立数据供给、以案建模机制,将海量数据整合成严密的监督网。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灵敏度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改革,要抓住“牛鼻子”。在浙江,营商环境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

  省委全会《实施意见》,将“着眼于塑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优势,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上攻坚突破”列为14个牵一发动全身攻坚性改革之一。改革清单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也提出了健全“形神效”兼备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推进数字赋能政策精准直达等6项支撑性改革。

  “以前要花大量时间去筛选适合我们企业的政策,有了‘政策计算器’后就像有了专属服务员,‘有人’直接把政策送到面前。”不久前,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外联负责人蒲贵铃通过温州市财政局打造的“政策计算器”,快速匹配到可以申领的三项奖补政策,合计230万元。

  去年以来,在全省数字赋能政策精准直达改革的推动下,一大批类似“政策计算器”这样的地方改革举措不断涌现。这些举措,精准解决了中小微企业普遍没有专人申报惠企政策,政府的政策宣传难以有效覆盖等问题。

  接下来,各地将继续聚焦牵一发动全身攻坚性改革,集中精力强力推进支撑性改革项目,充分释放引领撬动效应。

  湖州美丽乡村。通讯员 陈海伟 摄

  完善制度机制

  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初秋,绍兴仓桥直街,人来客往。傍晚,居民们把小饭桌搬到家门口,倚街而坐。一旁,游客问询声不绝于耳。寻常烟火味,在这条1.5公里长的老街弥散开来。

  然而上世纪末,这条街区老屋颓败,私搭乱建严重。2001年,仓桥直街街区启动保护修缮工作。与当时流行的拆“古”建“仿”不同,绍兴提出“非必要不迁出”。

  “这里不仅保留858户原住民,而且延续原有居民生活场景,能够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绍兴市名城办相关负责人说。此外,仓桥直街在招商时还优先支持老字号和青年创客入住,注重传统文化资源植入,形成了具有绍兴辨识度的传统餐饮、特色小吃、黄酒衍生产品、书画等多种业态。

  这是省委宣传部在会上介绍的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保护”格局的一个案例,也是针对新情况新形势做出的回应——

  随着“文博热”“考古热”持续升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如何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承载文化、满足需求、服务群众?浙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统筹协同的组织体系、分层分类的保护体系、精准高效的审批监管体系和多元融合的传承体系,推动浙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在新的发展态势和变革趋势前,重点改革领域亦需不断深化迭代,实现改革本身的升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比如土地制度改革。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如何创新土地供应与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如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牢端好饭碗?

  “加快打造‘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农田质量、盘活低效用地、优化生产力布局”,会上,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总结了当前的创新探索。

  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传导实施机制,构建乡村规划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全过程管理,首推“多田套合”跨部门协同机制,统筹推进小田变大田、山上换山下、良田成粮田……

  改革本身就是回应时代之问的关键之举,而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须始终紧盯变革趋势、紧扣核心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突破与解决。

  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浙江正拿出更具突破力度和锐度的改革举措,以更大程度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改革;营商环境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9月27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本次会议,有一项重要内容:审议《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实施意见〉改革项目清单》。传递的信息很明确:抓落实、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