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舟山“海岛老气象”赵虎炯——

37年坚持,只为守护那片岛

字体:
—2024—
10/11
07:29:38
2024-10-11 07:29:3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郑元丹 通讯员 邱巧燕

  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记者 郑元丹 通讯员 邱巧燕)国庆假期,坐落于岱山县东沙镇拷门大坝两侧的中国台风博物馆内,游客络绎不绝。

  “把台风关在一间房子里,你们觉得可能吗?热带气旋携风带雨扑面而来,又何以自保?来,跟我走,台风博物馆能将这些一一实现……”现场,一位身穿白色衬衫、深色裤子的讲解员尤其受欢迎。

  这位讲解员,就是岱山县气象局局长、中国台风博物馆馆长赵虎炯。他讲解台风知识通俗易懂,还对馆内各种展品的来由和故事了如指掌。相风铜乌、手摇计算机、风速指示器……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他费尽心思到处收集来的。

  1987年进入岱山县气象局工作的赵虎炯,工作风格和他的性格一样,热情似火。扎根海岛37年,海岛需要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他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县气象局局长”等荣誉称号,还被中国气象局授记公务员个人二等功。

  “服务员”

  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渔民

  见赵虎炯第一面,记者就被他的热情感染。车子刚抵达县气象局门口,他立马迎上来。“欢迎你们来看看。”说话间,他将我们带到了二楼的预警中心。“秋季冷空气多,要时刻关注天气和渔船动态。”赵虎炯介绍,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天气形势图、打开北斗船舶定位系统,这是他坚持了37年的固定动作。

  岱山县是全国10个海洋渔业重点县之一,海域面积有4916平方公里,全县有近1700条渔船,2万多渔民。“一条船上有十几个渔民,就是十几户家庭。” 赵虎炯说,“365天,为他们提供全天候气象服务。”

赵虎炯(左)在码头向渔民进行气象科普。 通讯员 赵亮 摄

  几年前,岱山“船老大”王波从传统渔民改行做休闲渔业。然而,“7级以上风力不能起航”的规定,让他的可营运天数大大减少。船空着,意味着赚不到钱。

  “当时,判断是否能开航的风力依据就是县气象局发布的公众预报。”赵虎炯说,“但不同营运海区风力并不相同,一份预报难以代表全部海区情况。”

  如何保障渔船航行安全和休闲渔业健康发展,又成了赵虎炯心中的大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增加休闲渔业适航天数?于是,县气象局研制发布了《休闲渔业气象风险等级》地方标准。2023年起,全县休闲渔业将每年营运时间由原来的7个月延长到12个月,渔民收入大大增加。

  作为渔民的儿子,赵虎炯对渔民很有感情,这让他的气象服务更精准。他推出了“休闲渔业”全链条气象综合风险预警服务,又带领同事制作了《岱山县休闲渔业海上船只应急撤离线路图》,帮助船只实现在20分钟内安全撤离。遇到突发天气,操心的赵虎炯担忧“船老大”看不到短信,会打电话再提醒。一次,王波带团在海上小岛旅游,赵虎炯电话告知强对流天气即将到来,让他在小岛等待。“我收到通知,就不开船了。”王波说,“他不但为我们提供精心服务,还时刻关注我们的安全。”

  “安全员”

  出海巡查守护1700条渔船

  气象预警要早、准、快、广、实,而精准的预报源于对天气的监测。岱山有59个各类海岛自动气象站,一些自动气象站坐落在无人岛礁上,这些荒岛小礁没有码头,只能租小船过去,而且必须在潮水合适的时候找准时机跳上岛。

  今年台风“普拉桑”一结束,赵虎炯就带着局里4位年轻预报员前往大西寨自动气象站进行巡检。5人乘坐小船从高亭码头出发,一个半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当天因台风刚过风浪很大,浪涌将船底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果不其然,几个小伙子都晕船了。“晕船是家常便饭,入行时,谁能想到气象预报员还要‘出海’呢。”当天遭遇晕船的赵亮告诉记者。

  “渔业对气象依赖程度高,需要保护探测环境。”赵虎炯说,“无论浪多大,各个海岛自动站,我们每季度必须去一次。”他给记者看了一盒晕船药,“喏,在我们局里,晕船药消耗最快。”

在中国台风博物馆,赵虎炯(右二)向游客讲解我国台风观测史。 通讯员 王郭琪 摄

  回忆起2020年8月的一次出海巡检,赵虎炯仍心有余悸。当天出门时风平浪静,返回时风雨大作,船只被吹到礁丛中。赵虎炯带人涉水爬礁石,顶风冒浪把船找回,在风雨中等到晚上才返航。如今,岱山已实现所有乡镇、重要岛屿、主要港口码头、海洋经济产业功能区自动气象站全覆盖,赵虎炯的足迹遍布了各个无人岛。对此,衢山镇田涂村老渔民乐从明说:“他是阿拉渔民的贴心人。”

  鱼山岛上有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石化企业最担心雷电,赵虎炯针对他们摸索出了“你点单,我服务;不点单,我推送”的气象服务模式。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严重影响舟山,当时恰逢基地建设关键期。他调研岛上防风能力,提出“岛上建设工人在台风来临前全部撤离”的建议,县政府据此指挥鱼山岛6万余人在台风来临前撤离。今年台风“贝碧嘉”来临前,赵虎炯又协助县防指在3小时内完成了9000多名务工人员的顺利撤离。

  “宣传员”

  带着年轻人一起做科普

  在台风博物馆,游客往往会被门口的巨石所吸引。“这块5吨重的石头是被台风风暴潮推到这里来的,能推出这么远的距离,台风威力可想而知,大家在台风来临时一定要撤离、避险。”赵虎炯对不少前来参观的游客说。

  原本,这块石头是要被铲车铲走的,赵虎炯灵机一动,给这块石头取名为“涌石”,并写了一个脚本,做了一部短片,借助这块石头给游客展示台风的威力。

  除了这块石头,门口还有7个表示不同风力等级和影响时间的风球模型。这几个风球,背后还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2003年,中国台风博物馆开馆,组织上安排赵虎炯担任馆长。当时,他没有接触过科普,馆里也没有什么展品。他尝试用展板的形式展示台风专业知识,但发现内容太专业了。

  为收集台风博物馆可以展现的资料,赵虎炯三天两头进村里,找老人们聊家常。有次听一位阿婆说每逢有台风来,后山岗顶上就会升起一个很大的圆球。他兴奋极了,顺藤摸瓜去考证。几经周折,赵虎炯终于找到了知情人,并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询到相关史料。原来,我国暴风警报风球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有了。于是赵虎炯找到民间老蔑竹匠,打造了这7个风球模型。2004年,尘封多年的“暴风警报站”史料和“暴风警报风球”在中国台风博物馆重见天日。

  通过这件事,赵虎炯更坚定认为,做好防灾科普,要走到渔民当中去。

  “六七月里吹北风,一两天内有台风”……当地人根据天气情况总结了不少气象谚语,赵虎炯将这些教给单位的年轻人,还带着他们向老渔民拜师。采访时,记者注意到气象局小山坡上种着各色瓜果蔬菜,原来种菜也和气象服务密切相关。一次,有农民打电话来询问枇杷受寒潮影响的问题,工作人员答不上来。“不要让打电话来的人有遗憾。”在赵虎炯影响下,气象局不少年轻工作人员开始种起了菜。“我们局长对科普高度热情。”副局长胡巧儿告诉记者,在赵虎炯的带动下,局里不少年轻人与农民谈起蔬菜种植时头头是道,他觉得,气象服务离农民近了。

  “我们在一起,可以整夜聊科普的点子。”秀山小学科学老师邱良川很佩服赵虎炯对科普的热情。每学期第一周,赵虎炯都会去秀山小学给孩子们讲解气象知识。学校虽然只有20名老师,200多名学生,但气象科普远近闻名,成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校园气象站之歌》、相声、三句半等各式各样的科普形式都能在这里找到,孩子们还能在这里开展人工气象观测。“有些孩子因为他爱上了气象,没准未来会成为气象工作者呢!”教导主任叶老师说,在今年中国气象学会组织的全国气象达人知识竞赛活动中,秀山小学荣获校园巅峰赛小学组一等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舟山;气象;讲解员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几年前,岱山“船老大”王波从传统渔民改行做休闲渔业。然而,“7级以上风力不能起航”的规定,让他的可营运天数大大减少。船空着,意味着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