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省非遗馆登上联合国教科文杂志——

这里的非遗,就是人间烟火

字体:
—2024—
10/17
06:27:37
2024-10-17 06:27:3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陆遥

  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记者 陆遥)2024年10月,一篇关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稿件,登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

  《信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杂志,创办于1948年,目前以8种语言刊发,拥有广泛的受众。

  是什么让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翻开这篇名为《中国活态遗产展演》的文章,从编者按部分或许能找到答案。该杂志编者开宗明义写道:如何让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视野?2023年落成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这家博物馆采用沉浸式互动方式,向参观者展示表演艺术、仪式和传统技艺。

  位于杭州之江文化中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全国首座大型区域性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这里,不光陈列着众多的非遗展品,更接续着一片人间烟火。

  三个故事展现浙江实践

  今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到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他不仅饶有兴致地参观展览,还观看了昆曲演出,更亲自体验木版水印技艺的魅力,对馆内的展陈方式和互动活动赞许有加。

  事实上,自2004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业界和专家看来,这些活态遗产是动态的,仅仅用类似文物的方式展陈,无法充分展现出这些遗产的魅力。

  如何在物理的空间呈现活态遗产?这个浙江实践,让他们眼前一亮。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郭艺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世界介绍这个场馆的魅力。在给《信使》杂志的投稿中,她选择了馆内的3个案例——代表活态传承的传统戏台、展示传统技艺的百工墙和彰显数字化的口传印记沉浸式粒子动画空间。

  传统戏台,是馆内的一件镇馆之宝。这座精致的戏台宽11.8米,重达60吨,由20名精通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熟练工匠建造,每周都有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院团在此演出。

  这里人气很旺。当传统乐器奏响,经典剧目上演,观众或站或坐,观赏表演,传统戏剧传达出来的强烈情感直击人心。这座戏台本身就是中国表演艺术之丰富的鲜活见证。

  在展馆一楼,有一面震撼人心的“百工墙”。高约5米的照片墙上,数百双巧手在劳作——腌制火腿、编织竹器、雕刻木雕、炒制茶叶等,他们饱经风霜的双手因多年辛勤劳作而变得粗糙,他们用双手阐释着热爱和工匠精神。

  这些手的背后,是设计团队花费两年时间,一丝不苟地追踪记录的500多名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在电子屏上,观众只需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手部图像”,就可以观看相关工艺的详细制作过程,仿佛亲身参与了制作。通过数字化技术,无形的技艺以这种有形方式呈现了出来。

  同样在一楼,还有一个口传印记沉浸式影音空间。

  10月15日下午,来自杭州市拱墅区的小观众笑笑跑进影音空间里,认真看着屏幕上的星星点点。“这是伞、这是桥、这是船,还有蝴蝶……好梦幻啊!”她拉着妈妈的手讨论着。

  在星空穿越中,传说《白蛇传》和《梁祝》中的代表性元素,以星云姿态飘来。两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被制作成沉浸式粒子动画,让每个观众得以用最现代的方式,沉浸式感受这份浪漫和传奇。

  活态内容带来火热人气

  这并不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第一次出圈。开馆一年多来,这里的活动常常反响热烈。

  “来非遗馆听一首昆曲吧”“最值得看的一次展”……社交平台上,这样的帖子有很多。

  今年8月29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公布了开馆一周年数据,成绩喜人——接待观众90余万人次;古戏台演出经典折子戏305场;举办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到非遗馆过传统节”等大型活动34场,线上线下参与量1324.38万人次……

  这里宛如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很多游客看一次不过瘾,还有二刷、三刷甚至四刷的,每一次来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频繁的“刷馆”,恰恰证明这里的内容是“活”的。

  最近,馆内全新推出了“人间瓷话——走进浙江陶瓷世界”“盛世江南——传统工艺创新作品展”等多个新展。

  拿“人间瓷话”来说,包括3个板块,“极目高远”主要展示国家级陶瓷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和成就,“古艺新辉”聚焦新生代陶瓷艺术家的创新作品,“众里寻她”部分是展览的互动区,设计了多种有趣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参与到陶瓷器皿的组装和釉色拼接中,解锁陶瓷“基因密码”,通过各种陶瓷釉色的组合,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和奥妙。

  “点点屏幕,为龙窑加柴火。”跟着电子屏的指示,观众还能看到现场特别设置的龙窑复刻场景,可以通过温度感应设备体验不同温度下陶瓷的烧制过程,这种沉浸式互动极具吸引力。

  更多的不同来自于人。

  一楼的“手艺·生活”区域,分布了好几处非遗传承人的展示互动台,比如木版水印、篆刻、西湖龙井炒制、永康锡雕、竹编等。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来自永康锡雕的活态展示,永康市盛一原锡雕工作室的钱陆存从去年9月开始就一直在此驻馆,每天教大家敲锡雕。

  展位不大,深约两米、宽约6米,背景板是永康锡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盛一原打锡的场景,右边写着一句民间谚语“打铜打铁走四方 府府县县不离康”。锡器是永康女儿出嫁必不可少的嫁妆,2008年,锡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个上手很快,幼儿园小朋友都能敲,每天都有几百人来免费体验。”钱陆存说,节假日来的人多,常常需要排队。为了让大家都能上手,他一个人常常忙到没时间吃午饭。

  另一边的竹编展台,坐着61岁的陈美恩,他面前摆放着4个会动的竹编小人,正在演示竹编的一道道工序,他将自己和竹编人戏称为“竹编五兄弟”。他来自东阳竹编省级非遗传承人何红兵的工作室,到馆里驻点后,每天教学竹编。只见他舒展双手,篾条飞舞,不一会儿,小竹篮、小竹鸟等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就完成了。“竹编讲究慢工出细活,不要怕错。这根往上挑,隔壁这根就要往下压,你看是不是很简单?”陈美恩说。

  在这样的互动对话中,孩子们得以感受古老技艺的魅力,传承人也得到了更有实感的展示。这一片驻馆天地,已成为他们每天必到的“工作室”。

  从展陈到活动,这里始终保持着常新的面貌,时刻呈现出更新的气象。“以有限展无限”的理念,正在这里践行。

  现代方式呈现传统文化

  统计馆内的观众群体,30岁以下的占到总人数的45%,其中将近一半是未成年人,亲子家庭占比也很高。

  “用现代方式来呈现传统文化。”展陈设计团队的张晓娟也认为,场馆的展陈特色就在于“活态”和“年轻态”,展示的不是静态的物品,而是动态的过程,让非遗融入当下、融入生活、融入时代。

  为此,场馆希望通过巧妙运用数字技术吸引更多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不同于侧重历史知识和实物的文物展,活态遗产展着重文化内容,突出展示人和过程,这就需要重新诠释和创造性地呈现。

  今年国庆假期,在三楼的传统戏剧厅隔壁,一家养生咖啡馆全新亮相。古朴的百宝箱似的中药柜里,人参、陈皮、灵芝、当归等常见药材铺陈整齐,抬头看看菜单,相思南国、墨韵芝香等咖啡新品文韵悠然。一边是咖啡豆和中药本药相缠的清香;一边是余音绕梁的戏曲唱腔,这种传统和现代碰撞融合的魅力,很吸引年轻人。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使命是通过参与式体验来吸引参观者,将‘单向’教育转变为互动参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变得生动而鲜活。”郭艺认为,通过高科技手段,活态呈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通过现代的展陈方式去体验和感受,与当下生活没有间离感。

  在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中,一系列“小目标”正逐步铺陈。

  导览内容更精准。分众式导览手册,将导览体验细化为低龄版、青少年版和成人版,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是观众探索非遗内容的“小助手”。

  互动体验更有趣。想象一下,戴上AR眼镜,亲眼看到陶瓷制作的全过程,甚至还能“参与”其中。未来,观众能“空降”到非遗工坊,体验精湛技艺的魅力。

  数字化共享更广泛。提升非遗数字文献中心的共享功能,将非遗保护工作成果逐步与社会共享,这将成为所有非遗爱好者的“资料宝库”。

  今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不仅守护传统,也融入城市、社区和当代生活,这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这些遗产增添了时代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非遗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