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东北角、运河穿城段,依山傍水的蕺山(书圣故里)历史文化街区又迎来新动态。近日,《绍兴市越城区蕺山(书圣故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草案)》正式公示,规划范围东临中兴路,南至萧山街河,西至局弄——石家池沿——蕺山中心小学一线,北接环城北路,总面积37.08公顷。作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区域,书圣故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出炉意味着什么,又将带来怎样的新变化?
图片来源于越城区人民政府网书圣故里历史文化街区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见证,也是王羲之书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从地理位置来看,街区山水相依,仄仄青石板铺就的传统街巷与潺潺河流形成了典型的“前街后河”格局。街区南侧的萧山街河为绍兴城内运河,南宋时期水量丰沛的运河滋养了两岸农田,百姓因水而聚,周边形成热闹非凡的市集。直至今日,河边的萧山街仍为烟火气十足的市井街巷。
图片来源于共享联盟·越城在众多名人学士熏陶下,街区文化底蕴尤为深厚。除了是王羲之故居,这里还是“蕺山学派”的发源地、“探花”等学士的居所,“学界泰斗”蔡元培、“儒学大师”刘宗周、“梨洲先生”黄宗羲、“留园野老”谢丕等名士皆在此治学求真。
根据规划,街区将建立传统格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居住——文旅”融合发展。简单说来,就是在现有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街区的居住舒适度,并为街区增加更多文旅的可能性。
眼下,随着全国文旅“卷”出新天地,不少城市为了更好获客吸睛,不惜破坏原有老街原有历史风貌,引入与街区不相符的商业配套,最终饱受市民游客诟病。绍兴在“强管理、精提升、原生态”的工作体系引导下,合理规划,整体布局,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古城辨识度,也为协调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示范。
记者了解到,除了书圣故里,越城区还在今年先后公示前观巷历史文化街区和石门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划核心也都指向保护历史遗存、整体历史风貌、空间环境特征,改善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完善街区功能,延续传统生活,提升街区活力。
图片来源于共享联盟·越城“尽可能保留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始终是发展的前提,也是古城保护的核心要义。”越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古城“微改造、精提升”不断发力,部分街区正趋向成熟,在此时发布街区保护规划,一方面是为这些历史街区有一个更权威的认证,另一方面也为接下来的街区创新性发展定下基调、明确方向。
从古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各街区保护规划的密集出炉还将加速古城内各景点串联呈现,实现流量共享。比如,前观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便提到要打造以鲁迅故里——解放路——前观巷(师爷馆)——大乘弄——后观巷——仓桥直街的主动线,打通慢行游线,成为链接鲁迅故里与仓桥直街的空间纽带。
未来,随着书圣故里进一步修缮提升,也将与西侧的上下大路、阳明故里等景点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更极致的游览体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