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日讯(记者 李沐子 戴利强)王阳明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观点,对中国、东亚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远在三千里外的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一座小山丘下,一个天然小溶洞也因他而闻名。500多年前,浙江人王阳明被贬于此,将这个溶洞取名“玩易窝”,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意义。
位于贵阳修文县的“玩易窝”。 记者 戴利强 摄
长江文化考察队第二路队员很难想象,眼前这个高3米、最宽处4米、深20余米的阴暗潮湿的洞穴,能与阳明先生笔下的“玩易窝”关联起来。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孑乎其若株……”王阳明所写的《玩易窝记》短短三百余字,清晰地记录了他在洞内读《易经》悟道的过程,洞名也由此而来。
在贵州龙场阳明文化园,我们与这位故乡大儒的雕像对目而望,最先想到的还是那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以及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在京中担任高官,三朝元老。他自小才气逼人,有“成圣”的宏愿,考中进士之前,交往的人物已都是文坛大家与政坛显要。但后来,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
彼时,“龙场万山丛薄”,属于未开化地区。从权力中心到蛮荒之地,如何生存下来成为王阳明当时最紧迫的事。他在书里曾写道“我一日有三死”,有狼虫虎豹,有魑魅魍魉,以及官府迫害。
对于家境显赫的王阳明而言,到了这样一个地方有充分理由怨恨,但他却没有。面对巨大落差和困顿生活,王阳明并未消极,而是日夜反省自己的经历和学问,同时开化教导当地人,换得当地老百姓的真诚回应。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王阳明忽然有所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处洞穴——同样位于修文县龙场镇的阳明洞,它与玩易窝在2006年一起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洞原名“东洞”,我们踏过洞口青石板铺就的石院坝,迎着青石雕刻的护栏,看到院北石梯两旁各屹立着一棵需两人合围粗的参天古柏,名“文成柏”。据相关记载,古柏是王阳明手植,距今已有500多年。当年,王阳明在此创办龙岗书院,为当地老百姓授课,小小陋室时常能容纳两三百人围坐于此。口耳相传,后人将此洞称作“阳明洞”。
在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分会理事、修文县阳明文化研发中心理事长谌业军看来,王阳明之所以会在所谓的蛮荒之地悟道,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巨大落差被逼回归本心,现实生存环境的艰辛,以及接触到当地的淳朴民风。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王阳明再读程朱理学和易经时才能参悟,‘龙场悟道’标志着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成熟。”
在“龙场悟道”过程中,王阳明还提出“知行合一”的重要观点,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反对空谈理论而不实践的行为。同时,他也重新解释了“格物致知”的概念,认为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实现“致知”,这里的“知”便指良知。而其进一步发展的“天人合一”理念,更是要求人在行动和思想上要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王阳明在贵州终悟“心学”,而王阳明也深刻影响了这里的教育、政治、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谌业军说,阳明先生未到贵州之前,这里只有两人曾考取进士。他离开后,贵州考取状元两个、探花一个、进士700多人、举人6000多人,“其中修文县就走出了22个进士”。
时至今日,在修文县的校园课堂里,孩子们会诵读阳明先生著作,接触阳明文化。在朗朗读书声中,阳明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