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镇海民营剧团原创越剧《君子成忠》受邀赴京展演

“草台班子”把戏唱到国家大剧院

字体:
—2024—
11/18
07:33:15
2024-11-18 07:33:1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华 叶晓倩 通讯员 陈燕玲 吴梦帆 计怀斐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记者 李华 叶晓倩 通讯员 陈燕玲 吴梦帆 计怀斐)11月16日晚9时40分,北京,国家大剧院戏剧厅的舞台大幕徐徐拉上。雷动的掌声传到后台,演员们顾不上卸妆,相拥庆祝,喜极而泣。

  当天,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24年“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中,宁波市镇海区民营剧团海韵艺术团携原创越剧《君子成忠》受邀参演。民营“草台班子”把戏唱到国家大剧院,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玩票玩出来的剧团

  冷空气影响下,深秋的北京,气温降至个位数。

  “我们是镇海海韵艺术团,北京,我们来了!”16日下午,海韵艺术团的演职人员来到国家大剧院,心里都是火热的。

  这里是中国演艺人心中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这里也是他们的舞台。

  而就在一周前,他们的舞台还在乡间。

  闲置的民房里,支起桌子就是化妆间;钢架棚裹上绿色油毡布,就是舞台……11月7日下午,几声鞭炮过后,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徐东埭村村口的空地上,村戏热闹开锣。海韵艺术团在这里开启了5天10场的戏曲连演。

  走村串乡搭台唱戏,是海韵艺术团的日常。“民营剧团靠量取胜,我们一年要演出300多场,才能保证剧团的正常运转。”海韵艺术团副团长胡彦华一边往脸上抹油彩一边说,剧团的收入主要就靠下乡演出,农村的演出费不高,剧团要维持日常运作,只有增加演出场次。

  说是剧团,其实最初只是一群票友聚在一起“小打小闹”。

  “一开始就是玩票的,玩得不过瘾了,就想找上台唱戏的机会。”2012年,一群20来岁的小青年因对戏剧的痴迷聚在一起,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剧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过,一直到剧团成立的第三年,他们才真正接到戏,获得了下乡唱戏的机会。

  灯光、道具、服装……几年时间下来,他们生生“攒”出了一个正经剧团。剧团成员从20多人发展到60多人,每年的演出场次从几十场增加到300多场。

  因为男女合演,而且越剧、甬剧“通吃”,海韵艺术团在宁波的乡间舞台颇有口碑。

  不过,相比于很多职业化的民营剧团,这个剧团到现在还没有脱离票友基因。

  “虽然说有60多人,但是全职的只有8人,其他的都是工作之余兼职或者退休的,演员经常是下了班,饭也顾不上吃,赶过来补台。”胡彦华说,除了一些开销补贴,演员们拿不到很多报酬,大家登台演戏的目的很纯粹——热爱。

  团队虽然业余,但是演戏却必须专业。一些草根民营剧团怕演员忘词,会在台上放提词器,但是海韵艺术团从来没用过,在他们看来,记台词是演员的基本功。

  民营剧团“啃下”原创大戏

  “这个地方转身要快,脚步要更轻快些,要尽可能还原少年幼年叶澄衷的形象。”11月14日,海韵艺术团赴京前的最后一次排练持续到午夜,导演王红刚一次次叫停,给演员亲自示范身段动作,力求尽善尽美。

  从2021年创排以来,这部原创越剧《君子成忠》已经在专业剧院演出了10多场。每演出一次,就是一轮精心打磨。

  “总要有点自己的东西!”抱着这样的信念,在乡村舞台站稳脚跟后,剧团立志创作自己的原创剧目。

  2021年,以“宁波帮”商人叶澄衷的人生历程为蓝本,艺术团创排了越剧《君子成忠》,再现了这位商业巨子的创业人生和家国情怀,并于当年11月6日在宁波逸夫剧院首演。

  民营剧团要做原创剧目,这在戏剧界几乎是难如登天:剧本、舞美、唱腔、配乐等,样样都是要闯的难关。

  “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胡彦华说,创排新剧动辄百万元,对于捉襟见肘的民营剧团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团长卢宏海在镇海经营一家紧固件企业,为创排这出新戏,他一度把企业日常经营的工作“甩”给了父母,还自掏腰包为剧组垫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作品得到了业内外的认可。

  2022年,《君子成忠》参加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的展演。入围展演的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个新创精品剧目,该剧是唯一由民营剧团创作的。

  3个月前,一个消息让整个剧团沸腾了——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24年“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发来邀请函,邀请剧团赴京参演。

  “民营剧团能登上国家大剧院,对于我们来说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这变成了现实。”卢宏海激动地说。

  这股自豪感也写在了每个演员的脸上。“作为业余演员,能够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家人,都很骄傲!”演员应立锋说。

  唱响国家大剧院

  舞台的灯光暗下,11月16日晚7时30分,伴随着清亮悠扬的越剧唱腔响起,《君子成忠》在国家大剧院正式开演。

  身着清装的演员们一出场,马上给人以不同于传统越剧扮相的新鲜感。在国家大剧院顶级音效、灯光、舞美的烘托下,观众的思绪也跟着演员的表演和剧情发展,一起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与慈母情深的“商帮故里”来回穿梭。

  作为剧中叶澄衷的扮演者,李锡年的表演生动传神,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物特性表现得惟妙惟肖。

  而不为人所知的是,有着20多年舞台经验的李锡年,其实压力不小。

  作为主角,李锡年在剧中有大量的戏份和唱腔。在形体上,他需要精准演绎主人公从15岁至31岁的变化。此次赴京演出版本,导演还额外增加了翻跟斗等动作,对于舞台上穿着增高鞋的他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为了万无一失,到了北京后,李锡年甚至不敢迈出酒店。“就怕万一感冒了,嗓子出问题。”李锡年说,演出前一晚,他就在酒店床上闭着眼睛,把所有台词又过了一遍。

  好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呈现了一台好戏。全剧演出过程中,国家大剧院里响起20多次掌声。演出谢幕时,全场观众给予了长达两分钟的掌声。

  “这个戏把落点放在主人公和母亲、妻子的感情上,看起来切口有点小,但是这种感情是人间所共通的,特别能打动人。”观众毛蝶飞说,民营剧团创排原创大剧非常难得,能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更是难得中的难得。

  置身国家大剧院,卢宏海脑海中回闪着排练、演出时的一个个难忘场景,“今天的演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越剧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过,一直到剧团成立的第三年,他们才真正接到戏,获得了下乡唱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