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 冬至时节,食一份人间烟火,暖意融融。
知味观、杭州酒家、味庄、天香楼、杭帮菜博物馆、奎元馆……12月23日下午,杭州的杭帮菜博物馆里名家汇聚,在“用匠心·致创新”职业技能大赛上,60余名烹饪高手现场PK,将浙菜的烟火与诗意尽数彰显。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浙菜,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它又蕴含着哪些独特的人文底蕴?
诗画浙江 甩掉“美食荒漠”标签
长江带着上中游的泥沙从第一阶梯俯冲至第三阶梯,与江浙一带的山川相互碰撞、交汇,塑造出多平原、丘陵、山地、河口、三角洲等地形地貌。面向东海的浙江,因此拥有鱼虾海鲜、稻麦果蔬、山珍野味等丰饶物产,同时保留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属性特点。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厨艺学院院长、中国烹饪大师金晓阳认为,浙菜风味按地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杭嘉湖平原地区,食材多来源于田里的水稻、河湖里的淡水鱼等,清淡咸甜;东南沿海地区虾蟹贝类等水产极其丰富,造就了独特的海鲜风味;浙西山区以山上的动植物为食材,结合祛湿解热的饮食需求,便成了鲜辣野味。鲜、咸、甜、酸、辣、臭等口味,浙菜应有尽有。
“浙江不仅有西湖醋鱼、东坡肉、宋嫂鱼羹、清汤越鸡等本地名菜,外地的川菜、湘菜、粤菜等,在浙江各地都有门店。”杭州知味观味庄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厨盛钟飞表示,浙江是包容之地,能提供多种多样的美食选择。
自2018年起,浙江持续实施“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将其作为大花园建设“五养”工程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打造“养胃”的美食旅游IP。从政策举措到市场培育,从人才教育到消费品牌,浙江以美食为媒相继推出1000道风味菜品名录、发布美食旅游精品线路等,探索美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正确“打开”浙菜:用五官“细品”
采取何种刀法?火候大小?何时加水?选择哪些香料?出品温度多少?
无论是一条鱼、一块肉还是一片豆腐、一棵蔬菜,浙江人对食材以及烹饪过程均有着精细追求。
用一碗东坡肉,就能见识到浙菜的讲究。肉要用“硬五花肉”,即肋骨上的肉,肥瘦相间,且一定要带皮。接着,将肉煮熟、定型,去血水、去骨。其中,去骨应是抽骨,不带走一块肉。之后,把去骨的肉切成大小相对一致的四方块。用小葱、生姜垫底,再将切好的肉块“码”进砂锅里,此步骤要注意皮下摆、肉朝上,避免皮与砂锅粘连。
此时,按照上述标准工序,东坡肉既能保留原汁原味,还体现了肥而不油、甜而不腻、酥烂而不走形的浙菜特色。这种烹饪技法,也是东坡肉虽创制于外省,却闻名于杭州的重要原因。如今,东坡肉有了升级版“宝塔肉”,将烧好的肉块进行冷冻,一刀切成约0.2厘米厚、不折断的片状肉,再叠成宝塔状,加入笋干后蒸熟,是烹饪大师的又一匠心之作。
再比如西湖醋鱼,讲究刀法“七刀半”,焯水不超过4分钟,吃出来有3个层次,先酸后甜再酸,食如蟹肉。近日,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杭州市餐饮旅店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起草并发布《杭帮菜系列标准》,规范了包含龙井虾仁、叫化童鸡、杭州小笼包在内的地方菜基础标准、使用原材料标准、烹饪工艺标准、烹饪设备标准、历史文化等,在保持古法工艺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精致的浙菜,应该如何正确“打开”?金晓阳直言:“真正欣赏美食,需要调动五官。”
通俗来说,食客首先是鼻子闻见、眼睛看见食物的味道和卖相,欣赏厨师的刀功与审美,然后充分利用耳朵聆听店家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十足的文化韵味,然后再用口舌品尝。整个过程,食客收获的不只是食物本身的滋味。
“南料北烹” 文化入味
美食,因文化而美。
美食是一个地方民风、民俗、民智的体现。历史上的几次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为浙江带来了生产技术和经验,其中就包括北方的烹饪方式、工艺。盛钟飞认为,“南料北烹”为浙菜一大特点。比如,宋嫂鱼羹是一道典型的杭州菜,以鳜鱼或鲈鱼为料,但烹调方法是河南传过来的,鱼汤喝起来会觉得和胡辣汤很像。
浙菜的厉害之处,还在其有化“腐霉”为美味的能力。翻开浙江“臭食攻略”,“宁波三臭”与绍兴“蒸双臭”臭得无法形容。
一到当地,臭味就争先恐后地向你扑来。走南闯北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评价:“中国最臭的菜当属苋菜梗!”原来,宁绍潮湿多雨,新鲜的菜蔬容易腐烂,当地人化腐朽为神奇,创造了臭南瓜、臭笋根头、臭霉麸、臭茭白、霉丝瓜、霉面筋等地方菜。而浙北,咸甜口味“风靡”,当地人喜爱用糖提鲜调味。
作为四季分明的鱼米之乡,浙江人形成了“不时不食”的饮食理念。“冬季,吃萝卜、羊肉是最好的时候,养生滋补。再过几天霜打了,吃青菜最好。”西湖边,餐饮店后厨们正计划采买当季食材,早早忙碌于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的备菜工作之中。
在杭州,城中老巷,闹市新街,不论餐桌大小,东坡肉仍是苏轼与老百姓官民鱼水情的美好象征;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其招牌臭豆腐、霉千张成了绍兴人思念家乡的“心头好”;鲜辣兔头、鸭头、鱼头、鸭掌“三头一掌”是性格坚韧豪迈的衢州人,突围大山的“顶流”代表……
浙江人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烹饪的火、炒炸的油、熬煮的汤、调制的汁中,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浙菜的美,既热烈纯粹又清鲜爽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