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刚结束,杭州市钱学森学校第一时间发布了学生2024年在校的“心情指数成绩单”。校长唐彩斌告诉记者,趁着这个时候发布,就是希望家长和老师把关注点从“学生学得如何”,挪到“学生在学校开不开心”。
平台不少数据出乎老师意料
“心情成绩单”数据来源于钱学森学校的人工智能心理健康预警平台“爱心小叮当”(以下简称“小叮当”)。这个平台通过设置在公共空间的摄像头,无感捕捉学生表情,识别情绪,并通过算法生成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一系列数据。
心理老师吴晓珠是去年使用“小叮当”最多的老师,她表示“不少数据出乎意料”:使用“小叮当”的家长中,父亲的使用次数为35738次,母亲的使用次数为111038次,是父亲的3倍多;学生最快乐的是3月,每周三总体来说最快乐;去年九年级的愉悦指数最高,是情绪最高涨的年级。
“数据让我们反思,比如1月、2月孩子笑脸最少,这警醒我们,期末期间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唐彩斌说,学校会研究数据背后的原因,作为制定心理健康举措的参考。
老师思考如何和AI更好地“共处”
去年,教龄13年的黄丽娜是使用“小叮当”最多的班主任之一,和“小叮当”共事让她想明白了AI与教育的关系。
“小叮当”每周会向老师推送上周情绪较低落的学生名单,“我再结合上周发生的事和其他人的反馈,判断对这些学生的关注是否到位。”对黄老师来说,“小叮当”更多是对工作的查漏补缺,“我们不是所有时间都在教室,加上有些学生情感不外露,有了‘小叮当’,师生间的沟通能更及时。”她觉得,要让“小叮当”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老师主导,“我们比AI更了解学生,所以在拿到名单后,我会先根据学生平时的性格、表现做判断,比如这个孩子平时不管多开心,就不怎么爱笑,那我就会点‘误报’。AI也在和我们磨合,慢慢了解学生的个性,提升推送数据的准确率。”
家长最爱看
“孩子在学校发自内心地笑”
“小叮当”从2023年开始在钱学森学校的部分班级试点使用,记者曾参与了学校的论证会,讨论如何保障数据采集安全。学校和研发团队给出的答案是,数据的采集、使用和保留,需家长授权,且只保留心理健康相关数据,供今后研究。征得所有家长同意后,去年年初,“小叮当”在全校铺开。
黄老师说,家长可能比老师更需要“小叮当”,“全校用‘小叮当’最多的家长就在我们班。孩子比较敏感,成绩波动会带动情绪波动,所以孩子妈妈很关注,每天看孩子的状态。”
学生金俊涛的妈妈也是使用“小叮当”较勤的家长之一,她喜欢看孩子在学校的样子,“我每天会收到‘小叮当’拍的孩子照片,照片里孩子总是笑眯眯的,那种笑发自内心,比在家里更自然。身边很多家长都会把这些照片保存下来。”俊涛妈妈说,期末考前,有位家长将笑脸组照发了朋友圈,配文“这些笑脸对我来说,含金量十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