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乐清林顺奎创新制作首饰龙

科技的赋能,让非遗更酷炫

字体:
—2025—
02/03
07:26:15
2025-02-03 07:26:1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周琳子

  浙江在线2月3日讯(记者 周琳子)正月初五,远在北京的中国非遗馆内,一条长达6米、高4层的首饰龙占据展厅C位。它带给游客“惊艳”:手柄一摇,首饰龙上的300多个人偶瞬间“活”起来。

  而同一天,在首饰龙的发源地温州乐清,这条“巨龙”更是“游”上了街。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在北白象镇的20多个村子里,首饰龙巡游祈福活动不停歇,村民们拉着首饰龙走街串巷,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祝福送进千家万户。

  首饰龙是花灯的一种,2014年灯彩(乐清首饰龙)作为扩展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制作首饰龙,需要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细纹刻纸等技法于一体,工艺非常复杂。北京和乐清的两件精美作品,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乐清首饰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

  “为什么不用手摇,小人就动了?”被网上爆火的首饰龙吸引,来自永嘉的刘女士专程带着孩子来看巡游,感受年味。

林顺奎制作首饰龙。 共享联盟·乐清 林剑佩 摄

  “这是专为巡游优化的电动版,与北京正展出的作品相比,两件作品尺寸、工艺相差无几,但是分别代表着现代创新和传统手艺。”林顺奎介绍。他打小跟随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学习制作首饰龙,在他们家中这项技艺已经传承了100多年。保护好这项非遗是他的肩上责任,用科技创新则是他与时俱进的传承方式。

  说着,林顺奎带着观众转到了首饰龙的龙尾处。掀开布帘,一只储能电箱被伪装成“龙屁股”露了出来,逗得大伙儿呵呵笑。

  “考虑到巡游要长时间移动,首饰龙今年新增了储能系统。乐清是‘中国电器之都’,这里的电气产业新技术给了我灵感。”林顺奎说。在他看来,非遗技艺不可简化,因此这条首饰龙的肚子里,200只大小不一的木质齿轮一只不少,龙身上的人偶全都可以活动。为了巡游时齿轮能轻松转起来,他和团队尝试植入消音版电机替代人力手柄,用储能电箱替代传统柴油发动机。这些改变让首饰龙的观赏体验感大大提升。

  当天,后西樟村村民黄建余一家早早等在路边,最年长的是93岁的老母亲,最小的是9岁的孙子。整条街上,就有十多家和他一样全家出动的。看着巡游队伍越来越近,黄建余忙盛起煮好的汤圆迎了上去:“新春好,吃汤圆,一年都圆圆满满。”“祝你们一家人平平安安、一切顺遂。”林顺奎和巡游队伍的师傅们也送上祝福。

  “用首饰龙来庆祝首个‘非遗版’春节意义重大,这喜庆劲儿就跟我小时候过年一样。”林顺奎感慨,通过祈福巡游,吸引群众亲身参与,这本身就是对非遗的保护。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非遗;科技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正月初五,远在北京的中国非遗馆内,一条长达6米、高4层的首饰龙占据展厅C位。它带给游客“惊艳”:手柄一摇,首饰龙上的300多个人偶瞬间“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