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表演前,邱达贤组织舞狮队队员熟悉表演动作和队形。 通讯员 廖峥艳 摄
浙江在线2月4日讯(记者 梅玲玲 共享联盟·龙游 楼郁馨)夜幕初降、华灯初上,2月2日,龙游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只见一只只硬头狮子沿着商铺、摊位巡游,与市民游客互动。起跳、摆威、夹口……硬头狮子通过一系列动作,把新年祝福传递给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受邀去各地表演。”谈起自己的舞狮队伍,队长兼编导邱达贤难掩自豪之情。
硬头狮子相传起源自唐代,是流传于龙游湖镇一带的民间吉祥物,外形介于狮、牛、马、虎之间,俗称“四不像”。硬头狮子舞则是当地的一种民间舞蹈,每年正月,百姓都要舞着硬头狮子走村串户,用以驱邪纳吉、祭拜祈福。2006年,硬头狮子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邱达贤,则是硬头狮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正式表演前,66岁的邱达贤都会组织舞狮队队员再编排一遍表演动作和队形。拿开厚重的狮子头,队员们的头发已被压得平平的,肩部也被磨得有些红肿。“硬头狮子舞起来又沉又累,两人一组配合舞动还容易撞在一起,难度十分大。”邱达贤指着排练室的道具介绍,硬头狮子头由樟木或水杨木雕刻而成,一对硬头狮子重达60多公斤,单是扛起就很困难。表演者需站立着舞弄狮子,施展技巧与力气,使狮子看起来神气活现,展现不可一世的威风与气派。表演时还需按单狮、双狮、群狮三种顺序进行。“这个东西外行人看似简单,实则没有几年的勤学苦练,根本舞不起来。”邱达贤说。
为了让下一代了解和传承这项技艺,邱达贤一有空便带领着舞狮队去各地表演,打响知名度。在邱达贤的努力下,他带领的舞狮队陆续参加了全国、省、市的众多大型活动和演出。
“每到春节期间,湖镇家家户户都要举行‘接狮子’活动,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独家记忆’,希望也能成为年轻一代的童年回忆。”邱达贤说。现在有不少人找他拜师学艺,舞狮队里渐渐也有了年轻人加入。硬头狮子从最早的仅剩一对,传承到了如今的10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