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7日讯(记者 拜喆喆)2月6日,省委、省政府在义乌市高规格召开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动员部署会。
这是蛇年新春开工的第二天,也是浙江省新春第一会举行的次日,足见会议主题之重要。
会上深入解读了《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关于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意味着,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都有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行动指南。
世界义乌将走得更远,走得更快。
聚焦两件大事
这场会议聚焦两件大事。
第一件,义乌国贸改革。
2024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义乌的新一轮国贸改革就此启幕。
义乌新一轮国贸改革,“深化”是关键词。这源自应对新环境、新变化的迫切需求。
首先,是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当前,对外经贸合作面临保护主义、地缘冲突以及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等问题,浙江企业,尤其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企业在经营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
其次,是适应贸易业态模式的加速迭代。当下,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正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国际竞争的新赛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贸易呈现交易即时化、订单碎片化等新趋势。
“通过新一轮改革,发挥义乌在联系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的优势,可以在加快完善贸易监管方式、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塑造贸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作出更多贡献。”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分析。
第二件事,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10年来,通过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联通陆上“丝绸之路”,为我国贯通了亚欧大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多座城市。
枢纽的通达,是上一轮国贸改革取得非凡成就的重要原因。所以,虽然会议主题看起来是两件各自独立的大事,实际上却密切相关。
不久前,金华(义乌)正式列入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这意味着,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提升。
就在会议进行时,浙江首列“义乌—塔什干”国际快速班列正鸣笛驶向塔什干。
通过与哈萨克斯坦铁路集团总公司旗下“哈铁快运”合作,中欧班列运单系统与哈铁运单系统完成了数字化对接,通关效率大大提升,运行时间压缩了近一半。“我们相信,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将开启中亚国际物流合作与贸易往来的新征程。”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说。
落地初见成效
实际上,自《总体方案》获批以来,义乌已经先行落地实施了一批改革,成效初显。
从进口玩具认证时长由20天缩短至5天,到启用首家品牌出海集合店,开业5小时签约订单达1.2亿元;从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日票件量可达千万单以上,到义乌机场纳入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
“去年12月25日,义乌就已迅速落地本轮改革的首个创新举措,‘义乌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首单落地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商务局副局长朱晓棠介绍时,语气中不乏骄傲。
试点从现有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中,选取了国外成熟流通、国内市场需求大、消费者已广泛使用的商品,制定首批正面清单,涵盖玩具、日用杂货、家电等品类。
依托全流程数字化联合监管平台,对于清单上的商品,能够提供“家门口”的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实行便利化通关。首单3类商品检测认证效率提升了75%,费用成本下降了15%至30%。
之所以能快速形成成果,离不开上一轮国贸改革打下的基础。
自2011年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义乌先后承接40余项“国字号”改革和60余项省级改革试点,20余个改革事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先行落地实施的这一批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让我们干劲更足。下一步,我们将挂图作战、节点管控、责任到人,确保完成任务。”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建平台试制度优环境
会上深入解读了《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关于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两个政策文件。
仔细研读,可以看到三个重点方向,为深化改革、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首先,是为开放建平台。
通道、平台、枢纽的能级提升,是实现买卖全球、货通天下的基础。
枢纽提能级,重中之重是硬件建设。大会前,与会代表前往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项目现场实地考察。这里是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的核心载体。
站在全国最高铁路场站龙门吊前,能看到一期堆场架构和铁路正线、交接线、装卸线均已完工。
预计今年6月,所有工程将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枢纽港采用海关监管下的码头运营模式,前移港口服务、码头功能,实现陆港与海港的无缝衔接,是海铁联运的关键节点、多式联运的重要枢纽。”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其次,是为国家试制度。
在制度型开放上闯新路,浙江将部署一系列改革措施。
“会上提到了7个方面的改革目标,其中,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被作为目标之一,这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杭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海关将采取制度创新叠加数字化管理模式,突破产品离开生产地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难题,允许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在采购地直接申报检验。
“目前,海关已经初步拟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和配套制度文件,接下来我们将联系配合相关部门,优化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监管模式,助力更多国货美妆企业走出去。”该负责人说。
在迭代深化“卖全球”的基础上,加速破局“买全球”。进口,是会上关于制度创新的一大关键词。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支持义乌创新发展进口贸易,全力支持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地,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水平开放提供有益借鉴。
最后,是为企业优环境。
与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一街之隔,就是全球数贸中心项目。作为重大项目,中心建设在春节期间也没有停工。
“全球数贸中心的建设初衷,就是为了更加符合数字贸易时代经营主体的需求。”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栋说,下一步将一体推进“人、货、场、链”的数字化提升,加速义乌市场从传统贸易形态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全方位推动义乌市场提能升级。同时,培育壮大Chinagoods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等,更好为广大中小微贸易主体降本、增效、赋能,进一步提升义乌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我们正在创设义乌外籍商贸人才分级认定办法。”义乌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国强透露,将增设外国人在义经营工作年限、带动就业、进出口额、贸易结汇等核心经营要素,通过衡量外国投资人的实绩贡献值,尽可能将在义乌真实开展贸易经营的外国人纳入更高级别的人才序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