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你沉浸于好戏连台的欢腾与喜庆,也许也在不经意间收获过温润人心的善意。
年味未散,征程已启,有些温暖却值得记忆。在中共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牵头下,该市广泛开展“欢乐幸福年”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参与志愿者39万余人次,累计开展4万余场志愿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群众近100万人次。
他们守护着万家灯火,你也许见过他们,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1
暖暖的新家,他们在守护
在破旧老屋,你是否被他们忙于改造的身影打动过?
这个春节,象山县高塘岛乡孝贤湾村的杨老伯住上了焕然一新的家。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如今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两个儿子居住在石浦,收入微薄。杨老伯的家几乎是毛坯房,屋子无吊顶,墙面未粉刷,房间陈设简陋,光线昏暗。
为了让老人能在春节住上亮堂的新居,象山大旸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们起早贪黑地赶工,用时一周就完成了卫生间、厨房的改造,并添置了置物架、桌椅等家具。
人生是旅途,但家的温度,很多人在守护。
家住北仑区白峰街道怡峰社区的何大爷因为住进了“新房子”,近日来逢人就“炫耀”。不久前,他的家还很破败,墙面发霉发黑,墙皮开裂脱落,悬挂在半空的电线更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志愿者们在不影响何大爷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墙壁粉刷及电线规整。
困境儿童小亮与父亲相依为命。家里的老房子因年久失修,屋顶漏雨严重,不仅如此,孩子连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如今,新年的阳光照进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房间刷白了,屋顶不漏了,小亮还有了自己的书桌。
为困难家庭改善居住环境,让他们在“新年新气象”中有获得感,是各地都在推进的一项志愿服务。截至目前,经各地排摸并纳入帮扶名单的381户家庭中,已有345户完成改造,拥有了“暖暖的新家”。
2
温暖回家路,他们在护航
在交通枢纽站、旅游景点,你是否被他们伸出的援手温暖过?
“00后”外地女孩“丸子”是视障人士,春节返乡时她用相机记录一路温暖。这则新闻火爆全网。而在宁波,40岁的胡先生也有说不完的谢谢。2月2日那天,他拄着手杖,从象山出发转乘至宁波大学,收获的善意让他心里暖烘烘的。乘坐大巴车到汽车南站,有人向他伸出了手;从汽车南站到宁波站,有人顺利接上了他;从宁波站转至轨道交通2号线,有人早早等候在此。
这场接力,源于“同一片海·易路通”志愿服务项目。海曙区南站综管中心联动片区5支志愿团队,通过项目实施,让特殊乘客的出行少一些磕绊,多一些便利。据统计,春节期间,志愿者们累计帮扶1300余名乘客进行医疗救助、失物招领等,其中为16名残障人士实现无障碍换乘。
温暖回家路。这条路,许多人在护航。
在轨道交通1号线北仑区域各站点,510余人次参与信息咨询、秩序维护、行李协助等志愿服务。送出的3800余杯姜茶,是冬日里最暖的饮品。
在奉化区溪口镇,志愿者们轮班值守爱心驿站,累计为2万余名游客提供咨询指引、热水供应、手机充电等服务。“不打烊”的3个驿站,是冬日里最暖的阵地。
在镇海区多个景点,志愿者们做好安全提示,引导游客有序排队、文明出游。一次次迎上前的关心,是冬日里最暖的问候。
在江北区慈城骢马河、慈孝馆、民权路等打卡地,志愿者们一次次弯腰,捡拾角角落落的垃圾。除夕延续至元宵节,连续16天的忙碌,是冬日里最暖的行动。
3
一起来吃年夜饭,他们在行动
在大街小巷、热门商圈,你是否被他们的热情邀请感动过?
走街串巷的外卖小哥把热气腾腾的餐食送到居民手中,手提肩扛的快递小哥把一份份包裹送达千家万户,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清扫着城市每一个角落……新春佳节,新就业群体因职业特殊性,始终坚守在岗位。奔忙中的他们,也受邀参与了一顿顿团圆宴。
除夕当天,慈溪市耕民公益服务中心10多名志愿者从早上五六点忙活到中午12点多。他们以当地银泰商圈为服务阵地,邀请包括骑手、环卫工人等在内的百余人吃了一顿爱心便当。白灼对虾、油豆腐烧猪肉、芹菜炒肉、紫菜汤,三菜一汤倾注着志愿者的心意。大部分食材是提前一天准备好的,为保证口感,对虾则是当天一早去菜场采购的。当天,志愿者们走上街头,一共派发了100多份便当。
暖“新”又暖心。他们,被许多人记挂着。
在宁海县梅林街道,百余人欢聚一堂,他们吃到了宁海传统特色美食。
在鄞州区江丰社区,“外婆厨房”的志愿者们为留甬过年的新就业群体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是来自宁波外婆们的爱。
在余姚市“灶福人间”餐馆,新余姚人王玉乐再次邀请辖区70多名环卫工人共吃团圆饭。年复一年,这是他第10年做这件事。
4
文艺赋美,他们在助力
在敬老院、公园、广场、乡间,你是否被他们的“十八般武艺”惊艳过?
春节刚过,鄞州区华信敬老院、怡康院和嘉禾阳光敬老院的老人们还沉浸在浓浓年味里。这个假期,他们等来了“老朋友”——鄞州区红蚂蚁志愿服务总队爱心艺术团。
京剧、越剧、小品、舞蹈、时装表演、萨克斯……吹拉弹唱,好戏连台。艺术团近200名志愿者经前期精心排练,一口气定制了3场文艺演出,分别走进3家敬老院。他们发挥艺术所长,用老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着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
文艺助力欢乐祥和年。这件事,许多人在做。
辐射余姚市21个乡镇街道,志愿者们累计参与民俗文化类志愿服务活动36场次,赠出“福”字、春联等文化作品4032件。
在奉化区岳林广场,为期5天的“群英绘共富·同庆欢喜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设摊120余个,提供服务50多项。其中,送出的5000余副春联、1.4万余个“福”字,不少出自喜爱书法的志愿者之手。
在象山县许多农村文化礼堂,志愿者们以开展文艺演出的方式,丰富着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诠释爱与奉献,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以“春节在岗”之名,那些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微光如炬,向阳而行。
仔细想想,你一定见过他们,就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