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户外温度降至零下,而记者走进海宁市区梅园路上的“善动潮城”慈善空间,里面却暖洋洋的,环卫工人费苗英扫了一圈马路,走进来倒了一杯热水暖暖身子,“天气热的时候,这里还提供免费的矿泉水、凉茶,还能吹吹空调,可好了。”
小空间释放大能量。在嘉兴,这样的慈善空间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慈善空间”是指在公共服务场所里设置一定实体空间,融入慈善捐赠、慈善帮扶、慈善宣传等元素的场所空间,包括超市、驿站、公交车、有轨电车等多种载体。目前,嘉兴已经公布了首批30家“慈善空间”名单。
10元3双的袜子,100元2套的保暖内衣……在嘉兴市区吉杨路上的“善益共好”慈善公益店,由于销售商品品类丰富,加上价格低廉,很受市民喜爱。
而这里所有在售的物资,都是由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捐赠的,“我们收到了4200多件捐赠物资,在这里进行义卖,不少商品价格可能只有市场零售价的一到三折。”嘉兴市善益共好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陆建坤告诉记者,这些义卖所得都将用于慈善事业。
公交车也变身流动的慈善空间。在嘉兴公布的首批“慈善空间”名单中,嘉兴28路慈善公交成为市本级唯一一条上榜的公交线路。这条线路全长17.4公里,沿途设置35个站点,日均客流量高达2000余人次,线路覆盖学校、住宅小区、商圈、医院等众多人流量密集区域。
记者走进车厢内,慈善元素随处可见,从宣传海报到标语,从捐赠二维码到慈善书籍角,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慈善的光芒,让人感受到浓浓暖意。“每次走上这路公交车,都能享受到舒适的乘车环境、优质的服务,还能感受到车厢各个角落散发出的善意和温暖。”经常乘坐28路公交车的张女士说。
慈善空间,温暖你我她。记者走进秀洲区的红高5号慈善爱心驿站,恰好赶上每周一次的暖心公益编织日活动在热火开展,十多名义工动作麻利,编织好一条条长围巾,然后送去敬老院,给那里的老人送去温暖。
“红高5号”是秀洲区慈善总会为拓宽慈善服务领域、推进慈善近距离服务的重要举措。“红高5号”的意思是驿站每周二到周六,利用5天时间开展常态化的便民服务,每个月的5号进社区开展公益便民服务,每个月25号要为养老机构送去文艺活动。
“作为嘉兴首批慈善空间,我们定位清晰,主要还是面向秀洲区的困难群众和居民服务,为他们送去力所能及的帮助。”秀洲区红高5号慈善爱心驿站义工俞苏苏告诉记者,驿站自2024年5月8日开业以来,已累计服务群众12000余人次。
嘉兴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将按照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社会受益的模式,鼓励更多有爱心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家参与进来。到2026年,希望可以在全市建成100个形式、功能多样的“慈善空间”,形成有层次、多元化的基层慈善服务网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