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冰雪如何“冷”中求“热”

字体:
—2025—
02/13
23:18:48
2025-02-13 23:18:48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 姜晓蓉

  在白雪皑皑的哈尔滨亚冬会赛场,34岁的徐梦桃身穿一袭红色滑雪服出场,进入助滑跑道后顺势腾空,在空中翻转出一个优美的弧线。最终,以两金一银的成绩结束了本次亚冬会征程,成为中国雪上项目首位全满贯获得者。

  她的经历,鼓舞着无数冰雪爱好者。千里之外的浙江同样热“雪”沸腾,这段时间滑雪场、冰场等“热力”不减。

  曾经,北京冬奥会让“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冰雪经济逐渐兴起。在哈尔滨亚冬会的带动下,浙江的冰雪运动正开启新一轮热潮。

  《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3至2024年冰雪季,全国参与滑雪的总人次达2308万,浙江以127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六,参与人次在所有南方省份中排名首位。当前,浙江已建成室内外滑雪场21处、冰场10处,2025年将新增室内外滑雪场4处、冰场2处。

  业内人士表示,浙江已形成冰雪体育、冰雪文旅、冰雪装备等业态,即便“冷资源”相对匮乏,也从“热雪沸腾”的“冷经济”中分得一杯羹。

  “冰雪发烧友”络绎不绝

  冬季的哈尔滨,随意走进市区内的一个公园,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或溜冰、或拉雪圈、或打冰尜,玩得尽兴。

  在哈尔滨市最大的体育公园道里区体育公园,记者碰到许多来自南方的游客。20岁的陈琳从杭州来哈尔滨,观看亚冬会赛事。记者见到她时,她穿着溜冰鞋正和当地老冰友一起滑行,技术得到点赞。“我从小就喜欢冰雪运动,这几年杭州商场等陆续开出溜冰场,经常去溜一溜,技术也熟练了。”

  冰天雪地里的勃勃生机,已传递至大江南北。浙江各地的滑雪场、冰场,纵享“速度与激情”的“冰雪发烧友”络绎不绝。

  作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户外高山滑雪场,湖州市安吉县的余村云上草原滑雪场,有不少滑雪爱好者在此大显身手。“我已经在安吉连住4天了,就是想体验这份冬季的速度与激情。”从江苏过来的滑雪爱好者周先生说,现在滑雪运动越来越受欢迎,浙江的室内外滑雪场,简直为冰雪爱好者打开了新天地。

  “这里是南方第一个‘开板’试滑的雪场,每年游客量都在增加。春节期间,单日最高入园人流量突破1万人次。”云上草原滑雪场有关负责人表示,预估整个雪季游客量能达到25万人次,游客大多来自长三角地区。

  这个雪季,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云上草原室外滑雪场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中级雪道的数量。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滑雪场共有初级、中级、高级8条雪道,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雪道总长3.8公里,可同时容纳1.5万人滑雪,并配备嬉雪乐园,满足多年龄层的需求。还专门引进500余名专业滑雪教练,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服务。”

  借着热潮,浙江还有不少雪场通过举办冰雪音乐节、国风体验等活动,以“冰雪+文旅”的方式为冰雪市场再添一把火。

  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浙江省全民健身冰雪运动季将贯穿全年,涵盖省内冰、雪、室内和室外场地。同时,辅以冰雪知识进校园、冰雪大讲堂、冰雪文化节、冰雪摄影展等活动,助力更多人享受冰雪运动乐趣。

  冰雪人才培养未来可期

  本届亚冬会开幕式上,一个小女孩提着冰灯追寻梦想,从启梦到追梦,最终与奥运冠军共同点燃主火炬,实现圆梦。这些精彩画面,让更多青少年把目光聚焦冰雪运动上。

  在杭州第十四中学,冰雪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这里在2018年就建起了一座校园室内滑雪场。学校体育馆的地下一层则做成了高科技两用冰面,平时是普通路面,但穿上冰刀就可以滑,效果等同于常规冰面。

  学校的滑雪滑冰课以选修课形式开放,很受欢迎,抢课完全靠手速。滑雪课每班人数在6到8人,滑冰课则是25到30人,基本上两三秒就被抢完。

  “浙江青少年的滑雪热度在逐年升高。”杭州市青少年滑雪队总教练周鑫涛感受深切,前些年刚担任总教练时,杭州参与冰雪运动的孩子不多,招不到合适的队员,还要去学校做普及。这两年,不仅参与冰雪运动的学生数量在增加,总体水平也明显。就在去年举办的昆明热血奇迹青少年校际滑雪联赛中,杭州青少年滑雪队一举夺得冠亚军。

  “虽然感兴趣的学生增加了,可相较于从小在雪中摸爬滚打的北方孩子,南方孩子从事冰雪运动还是缺少先发条件,目前依旧以培养兴趣为主,走专业路线的学生并不多。”杭州第十四中学体育教研组长康川坦言,冰雪运动在南方群众间的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未来可期。

  随着冰雪运动的火爆,加大冰雪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国内滑雪产业起步较晚,专业教练供不应求,高水平教练更是稀缺资源。随着中国滑雪市场增长迅速,对滑雪教练的需求持续扩大。”杭州心界体育相关负责人、杭州市滑雪运动协会会长傅鑫龙早早关注到了这一市场并开展布局。当前,心界体育已累计培训7000余名滑雪教练,都是国际滑雪指导员联合会认可的师资人才,每年还向国内外滑雪场输送超过2000名专业滑雪教练。

  冰雪制造产业蓬勃发展

  “越是南方,就越渴望雪,造起雪场来越起劲。”浙江省冰雪运动协会会长、浙江冰雪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舟超说,这些年,浙江采用人工造雪、恒温技术等建设大型室内滑雪场,逐步成为南方冰雪运动的核心载体之一。

  郑舟超关注到,现在大部分室内滑雪场的建造以冰库为主要方式,耗能多且不舒适。“很早之前,我们就开始研发室内滑雪场建设技术,比如场馆的制冷工艺,能实现分层供温,实现雪冷但空间不冷。”他说,目前公司凭借9大核心技术专利,大大降低了室内滑雪场建设及使用期间的能耗。旗下的青田乐园室内滑雪场每年平均电费只需要60到70万,和普通室内滑雪场相比,节省了近80%。

  如今,浙江冰雪体育发展公司已在省内建成投入3个室内滑雪场,在建的还有2个。郑舟超说:“省外一些地方也在跟我们对接,希望把这些专利技术推广应用到全国。”

  浙江在冰雪产业领域展现出了优势与潜力。随着冰雪运动掀起热潮,也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走进台州市松门镇的浙江远景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组装成品,开展质检,不远处的成品仓库里堆满了组装好的货物。“订单已经排到今年6月后。”浙江远景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2024年,远景体育滑雪头盔生产达200万个,滑雪镜生产达100万副,重点滑雪装备产品每年销量都以10%到20%的比例增长。

  作为专业生产滑雪板的制造企业,宁波茂森体育每年的产量也达5万片以上。如今,公司稳居全球最大雪板生产商之位。

  雪盔、雪镜、滑雪杖、滑雪板……从头上戴的,身上穿的,手上握的,到脚下踩的,浙江冰雪装备制造行业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线。省冰雪运动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库,助力浙江企业凭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成为本省冰雪经济的金招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冰雪经济;浙江责任编辑:蒋旭辉

相关阅读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在白雪皑皑的哈尔滨亚冬会赛场,34岁的徐梦桃身穿一袭红色滑雪服出场,进入助滑跑道后顺势腾空,在空中翻转出一个优美的弧线。最终,以两金一银的成绩结束了本次亚冬会征程,成为中国雪上项目首位全满贯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