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龙泉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富余劳动力成了富裕新动力

字体:
—2025—
02/17
07:04:30
2025-02-17 07:04:3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杨世丹 通讯员 叶晓龙

  浙江在线2月17日讯(记者  杨世丹 通讯员 叶晓龙)“当前正值铁皮石斛采摘季,随着前来考察客商的增多,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办起农家乐。”近日,龙泉市西街街道周村村党支部书记叶建东介绍,由西街街道党工委牵头,唯珍堂石斛产业园和周村村联合打造的“石斛花开”共富工坊,迎来大量采购商。

  据悉,该工坊整合多元资源,建立“村集体入股分红+村民土地流转+企业文旅引流”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定向招工+技能培训”解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2024年,该工坊年产值超48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5万元,累计吸纳200余人就业。通过“石斛花开”共富工坊引进和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为村民增收提供产业支撑,这是龙泉积极探索特色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4年,龙泉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65元,同比增长12.9%,列丽水市第一、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如何让低收入农户增收提速?龙泉通过实施低收入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双增”行动,在政策优化、体系变革、能级提升等方面不断探索。

  龙泉制定《龙泉市山区共富提效行动方案》,实施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万名低收入农户奔富、全域共富工坊建设3个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四套班子领导结对帮扶培育强村、相对薄弱村和红色美丽村庄全面包联帮扶机制,让低收入农户“双增”建设有章可循,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富裕新动力。

  初春时节,八都镇大坦村的田野里,农户正在采摘黑木耳。大森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毛美珍告诉记者,合作社走上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后,不仅收益翻了好几倍,还带动了周边4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而这得益于银行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龙泉累计发放专项贷款7.8亿元用于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有效助力“老”产业持续焕发“新”活力。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龙泉以黑木耳产业提质扩容为抓手,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低收入农户利用庭院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并提供技术指导、产品收购等全方位服务。当前,该市新发展黑木耳示范基地171个,每个基地带动1户以上低收入农户每年增收不少于1500元。同时,“菜单式”帮扶政策升级,补助上限提高至每年每人8000元,已有2942名低收入农户受益,申请到补助资金744万元。

  此外,龙泉坚持“帮扶工作到村、到户、到人”,探索全域结对帮扶扩增收机制,在全市114个企事业单位干部全覆盖结对低收入农户的基础上,将帮扶单位扩面至136个企业、31个示范家庭农场、22个社会组织。

  在“双增”行动的推动下,龙泉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24年,龙泉市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798.01万元,增速16.95%;完成总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村社全覆盖,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村225个,25万元以上村187个,50万元以上村144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龙泉;产业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