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宁波舟山港巨轮频靠、车船如织,呈现出一幅幅繁忙生动的生产图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大榭港区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均创单月历史新高;矿石码头完成矿石出运量494.9万吨,创月度历史新高;梅山口岸月度完成整车查验1.7万余辆,同比激增468.3%,实现“开门红”。
一项项亮眼的成绩,进一步推动着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而这,离不开一项项创新举措的赋能。
宁波边检站联合宁波舟山港集团创新研发海港TSE全感警务系统,并在宁波舟山港集装箱业务量最大增长极的梅山港区先试先行,通过智能预警和动态调度,有效确保码头泊位释放更多产能。
“该系统整合优化了船讯网、宁波舟山港生产业务协同管控系统、单一窗口等系统及20余万条船舶出入境业务数据和货物、集装箱量等信息,做到了辖区船情‘一键查、一图览’,实现用警效能和口岸作业效能最大化。”宁波边检站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据统计,该系统运行以来,助力梅山港区船舶非作业耗时平均降低11%,在泊效率提升3.5%,边检效能与港口运营的深度协同,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更成为驱动区域外贸增长的“强引擎”。
宁波口岸汽车出口势头强劲,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滚装分拨中心,梅西滚装码头的汽车出口作业呈现繁忙景象。面对庞大的整车出口需求,如何实现高效通关?
“我们特别推出了‘前置查验、批量通关’等五项便利化举措,有效提升车辆装船作业效率。同时,联合相关单位打造‘新能源车出口监管模式集成创新’。”宁波边检站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该模式试行近一年来,不断优化服务细节,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安上了“加速器”,并获评2024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一船一策”靠前服务、简化手续便捷服务、绿色通道暖心服务……助力开放、服务发展始终是边检工作的应有之义。“我们持续创新应用‘浙边检指尖通’App,以此实现港口作业‘一码通’、进港报备‘一键达’等突破,今年1月份受理审批业务申请数量近2000条,同比增长210.6%。”宁波边检站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