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一块焊接钢板到一座“海上城市”

三门:修造船企赶单忙

字体:
—2025—
02/18
17:37:03
2025-02-18 17:37:03 来源:台州日报 记者 泮素珂

  2月17日清晨,码头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走进浙江新洲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巨大的龙门吊缓缓移动,大臂车在船体间穿梭自如,工人们各自在生产线上忙碌着。自年初以来,该企业订单一直维持高位,造船订单已排到2027年。

  “目前我们手握22艘船舶订单,总载重高达65万吨,总价值达20亿元,产值较去年增长20%左右,工人已经全部返岗。”该公司董事长李欠飞告诉记者。

  这样的生产画面在三门非独一份,在浙江鑫欧造船有限公司新建船厂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岸线上,龙门吊搬运着船体分段;深水区,半潜式风电安装船正进行调试,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阿芙拉型油船、集装箱船、环保绿色节能散货船等多型船舶同时建造,在码头岸边一字排开。

  “我们主要建设船体车间、涂装车间、管子车间、数控车间、设备仓库和3座10万吨级船台、1座8万吨级船台,想要通过高效率、智能化提升船舶建造工艺质量水平,建造高附加值高端新船型,目前工人们都在满负荷生产。”浙江鑫欧造船有限公司新建船厂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

  铭飞造船建造的12000M3耙吸挖泥船是国内民营船企承建的最大挖泥工程船,承接的中航油公司14000吨级成品油船,是三门船企首次承接央企万吨船级船舶;凯航船舶成功建造交付的82000DWT“萨拉女王”散货船,开创了台州造船吨位新纪录;皓友造船在建的两艘多功能铺排船,是中交疏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全球首创、智能化程度最高、申请绿色附加标志的旗舰船……眼下,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填补了三门造船“拼图”上的数智空白。

  目前,全县有船舶制造企业12家、规上企业8家,从业人员15000余人,年综合修造船能力100万载重吨。2023年至2025年,三门县规模上船舶企业承接了来自全球的大型船舶维修和建造订单84艘,总价值超百亿元。2024年,全县船舶工业产值和建造吨位占台州的50%左右,修船占台州的70%左右。一系列数字,记录了三门造船业从一块焊接钢板到一座“海上城市”的历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企业;三门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