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湾南岸的绍兴市上虞区,正处在杭州和宁波这两大副省级城市中间,是杭甬一体化发展绕不开的枢纽点,也是环杭州湾经济区一个重要的节点。
近日,上虞区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不仅提出“锚定‘青春之城’建设主战略”“全面开创‘青春之城’建设新局面”,还将“纵深推进融杭联甬接沪”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
融杭联甬接沪,群众更有获得感
绍兴人可以选择坐地铁去逛西湖,也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邵逸夫医院、省人民医院等高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过去一年,区域间优质资源的加速流动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也使“融杭联甬接沪”更加具象化。
2024年9月,位于上虞未来城板块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全面启用。该院区不仅成为众多周边群众的就医首选,同时还承担着建设区域医疗高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优化我省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重要使命。
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建成运营后,群众到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就医还将实现地铁直达,获得感与便捷性进一步提升。目前,这一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记者从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了解到,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除连接线外,所有站点都位于上虞境内,因此被很多人称为“上虞段”。加上目前已经运营的一期,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不仅将实现绍兴市越城区与上虞区的快速联系,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延伸,成为“融杭联甬”的重要通道。
去年7月,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关于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第76号建议的答复函》提到,“轨道交通2号线西接杭州轨道2号线,东接宁波市域轨道N4号线。”
据悉,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建成后,绍兴市民公共出行从柯桥至上虞的时间将由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从上虞坐上地铁,还能一路直达杭州、宁波。
当前,上虞正加速构建网络化交通格局。根据该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除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外,上虞还将加快推进南北中心大道全线高架、104国道南移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力争全年实现交通投资60亿元以上。同时,谋深谋实杭甬高速上虞段扩容、104国道东复线、章镇连接嵊州北站快速路、江西路贯通等项目前期工作。
打造“青春之城”,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上虞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381亿元、增长6%,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第28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有不少问题和挑战。”上虞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比如新质生产力培育有待加快,重大产业项目接续储备不够,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成长的烦恼”等。
“青春之城”如何打造?记者发现,在新一年重点工作安排中,上虞重点突出了一个“新”字,“坚持创新深化,激发产业竞争新优势”被重点提及。
去年7月,上虞曾出台《关于培育建设上虞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第一目标,聚力打造先进材料、智能装备两大千亿级产业链群,全面提速壮大生命健康、数智经济等百亿级产业链群,加快布局以储能与氢能、精准医疗、低空经济、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兴未来产业链群。
2025年,上虞将聚力聚焦科创赋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扩面增量、研发机构提质增效、研发活动全面覆盖等创新行动,推动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主导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400亿元和800亿元。
过去一年,低空经济起势“高飞”。当前,上虞正依托航空新材料、电机、风机等产业优势,布局以通用机场为核心、各类无人机起降场为补充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体系。2025年,上虞将编制完成低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加快飞行营地和通用机场规划审批,不断拓宽低空基础网、航线网和服务网。
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助力。去年以来,上虞启动创客城市建设,推出“创业无忧”十条特色政策。接下来,上虞将启动实施“1520”专项计划,建成投用杭州湾创新生态园,差异化建设“零创湾”3个以上,打造15分钟创客服务圈,力争全年集聚各类创客5000名以上。
同时,上虞将纵深推进融杭联甬接沪,建设落地上虞接沪创新转化中心,全年招引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0个。构建杭州湾联合创新中心体系,加快曹娥江实验室、天津大学浙江绍兴研究院、浙江大学半导体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复旦大学曹娥江创新中心、中试创新基地二期建设等,引育省级以上领军人才30名以上,招引就业大学生2.5万名、高技能人才2700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