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资料、搜索案例、埋头研究……刚刚过去的寒假,镇海区关心下一代红枫志愿者协会办公室里,退休教师邬明明都在为新的课程项目做准备。
2月18日,镇海区第十一届公益创投“中华瑰宝”新镇海小公民中草药科学探秘项目子项目三“制药”活动在张和祥小学举行。“这就是今年我和团队成员计划打造的科学探究类的课程项目。”邬明明说。
退休后,邬明明连续10年团结凝聚“五老”志愿者,发展壮大志愿者组织,进行志愿服务工作课程化建设,这位66岁的退休教师始终坚守初心,前行在关心下一代的路途上。
退而不休,理科教师化身“五老”志愿者
“方团长,我是来宣讲团报到的。”2014年10月,刚从学校退休的邬明明,出现在了镇海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关工委宣讲团的办公室内。闲不住又放心不下孩子们的她,二次上岗了。
对于从事理科教学35年的邬明明而言,宣讲教育工作可谓得心应手。“不说教、不灌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秉持着这一育人理念,她积极参与各类宣讲活动,同时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探索“课程化地宣教模式”,创新性地将单向输出的宣讲变为体验式的实践活动,收获了大批青少年的喜爱。
与此同时,抓住参与省地方课程教材审定会议的机会,邬明明不断学习,并将自己的专业优势融入镇海区志愿服务工作上。《青少年农科实践活动手册》《模拟法庭活动手册》《蔬果王国探秘》《农科实践基地课程》……她带领“五老”志愿者和在职教师编写出一本本课程教材,开发出一系列校外教育阵地课程。2017年,她还开始为困境儿童打造公益创投项目。
早在去年10月,张和祥小学的学生便亲身参与了邬明明开发的公益创投项目——“中华瑰宝”新镇海小公民中草药科学探秘项目。他们手握《石斛》课本,一边听“五老”志愿者讲解石斛生长在香樟树上的秘密,一边在中草药种植养护体验中沉浸式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
而像这样的公益创投项目,目前在邬明明的“作品库”中共有7个。2022年“‘新镇海小公民’学伴小组农植物王国探秘项目”、2023年“关心下一代‘五站式’普法驿站实践项目”……7个项目的背后,是7年的付出。
“孩子们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她说,这个承诺没有期限。
大手牵小手,带着孩子们去宣讲
“小王同学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足球比赛时,和对方球员发生规则范围内的碰撞,导致对方球员脚踝骨折。那么,受伤的球员可以向小王请求赔偿吗?”这是邬明明团队送《民法典守护我成长》宣讲课入炼化社区“假日学校”时的一幕。与以往不同,此次的主宣讲人是来自炼化小学的两名学生。
在邬明明的指导下,两名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述民法典小故事,并组织同学们积极互动。邬明明则补充讲解了民法典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
学生主讲、她作辅助的宣讲模式,始于2021年。“安全法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就试着让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宣讲员,这样既不会太显说教,也能让大家学有所得。”在参与200余场宣讲教育后,邬明明尝试联合镇海区多所学校,培育起了小小宣讲员。
邬明明的小孙女就是其中一员。祖孙两人利用课余时间创作、设计了一堂题为《祖孙同台话红船》的宣讲课,还开展《弱小与强大——老少组合心育课》课题研究。她们大手牵小手,老少共授课,走入镇海区内各“假日学校”展开宣讲,用真诚和爱心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如今由少年宣讲员和“五老”志愿者搭档而成的老少组合,已成为“假日学校”的“顶流”。对此,邬明明说:“能在退休后继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面对困难儿童,邬明明更倾注温情。一位母亲精神异常,家庭濒临破碎,大儿子因家庭变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二十几岁却一天仅吃一顿饭;小儿子学习好,但家庭经济困难且母亲精神状态不佳。邬明明带队结对帮扶,送去学习物资,定期心理疏导,还为大儿子争取社会援助。仅2023年,协会帮扶11名困境儿童,发放物资超万元,用行动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就这样一路创作、一路宣讲,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