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嵊泗试水立体化养殖提升亩均效益

一片海 养三样

字体:
—2025—
04/01
07:16:19
2025-04-01 07:16:1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晏 来逸晨 共享联盟·嵊泗 柴思蝶

  浙江在线4月1日讯(记者 沈晏 来逸晨 共享联盟·嵊泗 柴思蝶)眼下正值海上春耕,嵊泗县插旗岗海域一派繁忙景象。31日一早,养殖户的渔船划破靛青色的海面,停留在平行分布的苗绳边,把羊栖菜苗缠到绳上。

  与往年不同的是,羊栖菜有了新“邻居”——牡蛎和小刀蛏。这源于嵊泗在该海域50亩“海上试验田”试点的立体式多元化养殖项目,让海域资源利用进入立体时代,变一亩海田为“三亩”。“以往只养一种,产值大概在1万元左右,现在一亩海田产值预计能达到2.6万元。”养殖户周峰哲说。

养殖户在嵊泗县插旗岗海域开展养殖作业。 共享联盟·嵊泗 孙臻毅 摄

  “你看,这些苗绳上挂满了蓝色浮球,秘密就藏在浮球下面。”随船的嵊泗县海洋经济发展局水产养殖服务中心主任潘丽莎与养殖户合力用木杆捞起一个浮球,下面的养殖吊笼随之浮出海面,里面挂满了牡蛎。“每个浮球下面都有吊笼,5至10余米长不等,小刀蛏苗种播撒在海底。”潘丽莎解释说,“这种养殖模式就是将海水上中下层空间都利用起来,构建‘藻、贝、底栖生物’立体生态链。”

  靠海吃海,水产养殖业是嵊泗这个海岛县渔业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以及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去年嵊泗海水养殖总面积达3.57万亩,总产值达12.5亿元,养殖户户均收入达30万元左右。但近年来,近海养殖空间持续缩减,让嵊泗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困境。

  横向受困,就往纵向发展。今年初,嵊泗县海洋经济发展局撮合羊栖菜、牡蛎和小刀蛏的养殖户一起合作,并争取到20万元的桁地改造资金,开始在插旗岗海域试点,为“藻贝蛏”打造海底“别墅”。“这既能缓解用海矛盾,又能提升渔民收入,还能调节生态环境系统,一举多得。”潘丽莎对立体养殖的未来充满信心。

  “现在我们和牡蛎、蛏子养殖户合作,养殖空间利用率大了。”正在编织羊栖菜苗的养殖户周峰哲说,“海藻碎屑为牡蛎提供食物,牡蛎的排泄物又滋养底层蛏子,资源一点都不浪费,这样养出来的牡蛎和蛏子更肥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嵊泗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