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宁波培育“千户万灯”电力服务品牌十周年,经验从浙江走向全国

这盏“灯”,为何能点亮十年

字体:
—2025—
04/03
07:29:49
2025-04-03 07:29:4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华 通讯员 张悦 张娅玲

  浙江在线4月3日讯(记者 李华 通讯员 张悦 张娅玲)4月2日,“千户万灯”公益项目十周年之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宁波召开“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布会。

  “千户万灯”源自“时代楷模”钱海军的至善之举。2015年,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发起“千户万灯”公益项目,发挥电网企业优势,引入社会多方协作力量,帮助困难户、残疾人消除室内线路安全隐患,避免触电伤亡、火灾等社区治理问题。经过十年沉淀,“千户万灯”在浙江省推广,并走向川、滇、鄂、藏等全国七省区,服务超7万人。

  浙江这盏“灯”,为何能点亮十年?又照亮了谁?

  电灯不亮谁来解

  “千户万灯”的缘起,要从“时代楷模”钱海军的500张名片说起。

  作为宁波慈溪一名基层供电公司的社区客户经理,钱海军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发现一些老房子里住着一些独居老人,还有一些残疾人。“假如灯泡不亮了,电路跳闸了,谁来解决呢?”为此,钱海军制作了500张名片,分发给有需要的群众。

  “40%以上的困难残疾人、低保户的室内照明线路搭建混乱、线路老化严重,存在火灾和触电安全隐患。”钱海军发现,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一次性地进行整屋照明线路改造。如果靠户主自费,经济拮据的他们难以承受。

  恰在此时,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成立,钱海军有了完成这个夙愿的底气。2015年9月,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联合慈溪市残联、街道社区、村委等,在慈溪启动“千户万灯”残疾人困难户室内照明线路改造公益项目。

  第一户敲开的,就是75岁老人赵泉迪的房门。随着老旧线路被一条条拆除,新电线、新开关、漏电保护器被装上。老人感叹:“改造过后,灯更亮了,整个房间都显得更大了!”

  随着“千户万灯”改造项目一户户推进,聚到这盏“灯”下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央财政、国家电网、民政、残联、爱心企业等纷纷给予“千户万灯”项目专项资金支持。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依托当地政府、社会组织等力量,精准排摸在册困难残疾人、低保户,并发动专业社会电工、各类社会志愿者参与到项目中。

  为确保改造效果标准统一,中心还制作《“千户万灯”品牌活动实施手册》,对照手册实施标准化改造,并运用“千户万灯”云平台,动态管控改造效果。

  2019年,“千户万灯”项目在浙江省推广,丽水松阳县、衢州市“千户万灯”项目相继启动。

  走过十年,“千户万灯”不再是虚数。十年间,“千户万灯”行程27万余公里,改造8000多户,服务7万多人,发动志愿者4.5万余人次。

  浙江经验走向全国

  聚光成芒。本着“走千户、修万灯、暖人心”的初衷,这盏“灯”的微光,从浙江一地照向全国。

  2017年,援藏志愿者发现当地贫困家庭用电隐患也很突出,钱海军得知后,决定把“千户万灯”项目带到西藏日喀则仁布县。在当地,志愿者们克服头疼、呕吐等高原反应,给游牧民带去了太阳能移动电源和多功能自发电灯,帮助他们完成线路改造。当灯亮起的那一刻,朴实的藏族同胞握着志愿者的手不住地说:“扎西德勒!”

  “千户万灯”项目没有画上休止符,在越来越多的西部乡村落地。

  2018年,“千户万灯”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2019年,“千户万灯”走进吉林延边州;2021年,“千户万灯”来到四川凉山州布拖县;2022年,应邀走进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参与人居环境提升……

  去年4月,“千户万灯”参与国家电网“电靓和美乡村”专项行动,走进湖北省巴东县,这也是“千户万灯”走进的第七个省份。

  走向西部乡村的过程中,“千户万灯”项目还开出了“枝丫”。在四川省凉山州,除了推进“千户万灯·照亮计划”,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还在当地实施“千户万灯·成长计划”。

  “当地偏远乡村电工人才稀缺,一些‘土电工’会接线就敢上手,在施工中安全隐患很大。”“千户万灯”公益项目志愿者、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临山供电所社区经理沈军说。

  为此,“千户万灯”公益项目连续3年走进四川省凉山州,推进“照亮计划”及乡村电工培训班。去年11月,又联合凉山州残联共同发起“千户万灯·成长计划”,培育首批困难残疾人家庭持证乡村电工。经过30天集中培训,17名学员全部拿到电工职业技能合格证书。

  “拿到了电工证,相当于又多了一技之长。”腿部残疾的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前所村村民杨金发说,如今,他还成了邻居们的“用电专家”,遇到灯泡不亮、线路跳闸问题,大家都来找他帮忙。

  “我们和学员还建立了结对制度,学员有技术问题可以在线解答。”沈军说,如今的“千户万灯”项目,不仅在用电安全改造上,更在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方面,为困难残疾人群体提供更持续、更深入的支持。

  深度嵌入社会治理

  走过十年之后,这盏“灯”如何持续发光发热?

  “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布会上,伴随着“电力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两支服务队的队旗挥舞,“千户万灯”也从公益项目升级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双轮驱动的服务品牌。

  未来,“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将更加深度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从公益实践上升为社会治理创新品牌。

  “老百姓的大事小事都在社区里,比如台风应急保障、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老小区电梯加装等。下一步,我们将不断融入社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钱海军说,围绕安全隐患治理和公共服务短板,为民为企解难题是“千户万灯”服务品牌未来的使命。

  据了解,“千户万灯”电力社区服务将划分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工业社区三类电力网格,梳理主责服务、增值服务、志愿服务三类服务清单。以开展试点的宁波为例,首批50个试点社区、50名“钱海军式”社区经理已全面落地,涌现出北仑大港“助企降本增效”、慈溪灵水“共享电工队伍”等“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的典型案例。

  “千户万灯”社会公益服务,将通过电力社区网格化服务,识别民生涉电“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发起成立社会公益组织,运用电力专业技术,补齐电力社区表后服务短板,打造以电为核心的公益生态圈。

  站在“千户万灯”十年新起点,电力社区服务覆盖面也将持续扩大。

  2025年,国网浙江电力将在宁波试点,以“社区经理”为纽带,连接政府网格力量,推进城市、农村、工业“三网共建”,实现“乡乡全覆盖”。2026年,将实现在全省50%区县落地,2027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社区经理服务网络。同时,依托“劳模工匠学院”,实施“千人铁军”计划。2027年,全省电力社区经理将突破千名,打造一支“钱海军式”服务先锋队,走遍千山万水,服务千企万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宁波;电力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