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6日讯(记者 尤畅 周杭琪 通讯员 康明军 何臻臻)走进位于定海的舟山粮食产业园,一座座储粮筒仓鳞次栉比,大型货轮、辅助船只往来穿梭,码头上吊机林立,粮食加工企业不时飘香……在这里,一粒粒漂洋过海而来的大豆,经过预处理、浸出、压榨、提取等工艺变身豆油、豆粕后,又乘船沿着长江经济带一路向西,去往湖北、重庆、四川等地。在大江、大海、大山间完成一次奇幻漂流,大豆身价倍增,而豆制品走上百姓餐桌的成本、速度却被打下来、提上去。
作为浙江唯一集大宗粮油中转物流、仓储、加工、交易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粮油产业基地,舟山粮食产业园进口粮食中转物流量占全国比重近20%,并集聚起40余家粮油企业,年粮食加工能力达380万吨、粮油加工产值近百亿元。随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正式出台,舟山迎来新机遇。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中“提升粮食精深加工水平”章节明确,提升粮食精深加工水平,推进粮食加工产业链向纵深延伸,培育优质蛋白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生态体系,谋划建设粮食产业功能岛。
让服务更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眼下,舟山粮食产业园正围绕大豆、玉米精深加工两大核心产业链,通过油脂加工、淀粉深加工、合成生物产业三大深化渠道,构建粮油产业循环经济,打造大宗粮油资源配置枢纽。
打开舟山粮食产业园地图,174万吨大豆、小麦等粮食仓储库容具象化成200余个墩圆的洁白筒仓。“眼下,园区已形成中央、省、市三级储备格局,东海群岛已然筑起‘海上粮仓’。”舟山粮食产业园所在的定海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庆说,在灵活配置大宗商品资源的目标下,考虑到国内粮食仓储库容远达不到相应的市场需求,园区抢抓机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仓储设施建设。目前,98万吨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作业区粮食公共筒仓一期项目正办理用地土地权证,计划今年开工建设,补充长江沿线的库容短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给了舟山吃干榨净“一粒豆”的底气。走进舟山粮食产业园内的舟山良海粮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阵豆香扑鼻而来,一条现代化粮食加工流水线跃然眼前。“瞧,这条流水线上产出的大豆油,前两年供应过杭州亚运会,如今正流向舟山本地及长三角市场。”公司董事长季惠君介绍,为满足逐年攀升的出货需求,企业不仅与宁波舟山港合建了万吨出货码头,还与舟山船舶企业合作打造了2艘万吨级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
“大豆榨油后的豆粕也是宝贝,我们超八成豆粕沿着长江黄金水道,直达湖北、重庆、四川等地的养殖场,进而行销全国各地。”季惠君抬头望向不远处的老塘山码头,当天满载8500吨豆粕的“江海直达11”轮正鸣笛启航,10天后将抵达湖北荆州李埠港码头。“相比传统的江海转运,‘舟山—荆州’江海直达航线每航次运输时间可缩短4天,降低物流成本20%。”算过这笔账,季惠君对未来充满期待。目前,良海粮油已以2个月3艘船的频次开通“舟山—荆州”江海直达航线,并在当地布局开展相关仓储、贸易业务。此外,货船回程还将搭载荆州产的砂石、化肥等大宗货物,用江海直达物流大循环模式作业,赋能长江中游全球大宗商品资源配置。
见证“舟山牌”大豆漂过海、穿过江、进巴山,季惠君很欣慰。“自2018年投运以来,我们营收逐年翻番,2024年销售收入65.17亿元,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他透露,以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获批为契机,良海粮油年18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也即将上马。
抢抓机遇,蓄势腾飞。行走舟山粮食产业园,新景致、新信息纷至沓来。华康股份“1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健康食品配料项目”正开展试生产,功能性糖醇、膳食纤维、变性淀粉等系列产品将从舟山销往世界;总投资约5亿元的“太丰高端休闲食品加工项目”大干快上,今年底一期建成后,园区内将飘出腰果、牛肉的诱人香味……
“海上粮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自2023年底完成全国首单进口大豆离岸现货交收入库后,舟山粮食产业园深化与大连商品交易所、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等的合作,完成2万吨进口大豆现货实物交收及4.3万吨进口大豆期货交割业务,进一步提升大宗农产品资源配置能力。当地还努力让远道而来的粮食上岸更“丝滑”。“原先10万吨级左右的散货船通关靠泊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只需40分钟左右。”对于粮食通关效率的提升,定海海事处副处长马延辉看在眼里,他介绍,依托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建联建,凝聚起港航、边检、海关、海事等口岸部门力量,让链条上中下游的“齿轮”咬合更紧密、运转更顺畅,推动进境粮食船舶到港从“分头查验”向“集中查验”转变,缩短单船通关靠泊时间约3小时,平均每船节约经济成本约2万美元。
“竞逐大宗商品市场,如何进一步满足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需求,一直是园区努力的方向。”在姚庆的工作笔记本中,一项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项目被一一梳理和分解。比如基础保障方面,要建设集装箱码头、升级装卸设备;招商引资领域,要推动粮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贸易而言,要努力实现期货交割、现货贸易等业务突破延伸……
海风吹,春又来。乘着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的东风,舟山粮食产业园正对标浙江自贸试验区“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总体目标,定下了自己的小目标:到2027年前,年粮食中转物流量超过3500万吨,占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的20%以上;年加工能力超500万吨;年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境粮食物流中转枢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