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发布《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十条措施》,聚焦源头治理、绿色生产、质量管控、组织保障四大领域,通过强化农业投入品管控、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完善质量追溯体系等十大举措,系统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
农业投入品监管是保障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措施要求严格执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严禁高毒高风险农药流入市场。全市农资店实施“肥药实名制登记”管理,登记率达100%。
绿色生产方面,措施提出推广“三品一标”提升行动,2025年计划新申报绿色食品30个,建成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市级重点基地100个。科技支撑方面,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推动水稻、茶叶等作物机械化生产,2025年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2.8%。
追溯体系建设方面,措施提出推行“浙农码”+承诺达标合格证“一码一证”制度,实现重点农产品全链条数字化追溯,并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严把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关。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条措施突出全程严管与创新驱动,通过“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全力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编辑:徐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