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瓯海新发现一座清代石桥——迴龙桥

字体:
—2025—
04/12
08:47:29
2025-04-12 08:47:29 来源:温州网

  在瓯海区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推进之际,一座隐匿于岁月长河中的清代石桥——迴龙桥,在南白象街道霞坊村惊艳“亮相”。这座石桥的发现,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为瓯海区的文物宝库增添了熠熠生辉的瑰宝,更为研究当地历史文化与桥梁建筑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迴龙桥静静横跨在河道之上,它是一座单跨石板桥,桥台由规整的条石砌筑,桥面板原本有六根,其中两根因岁月侵蚀、人为损坏等原因,已被村民用水泥板替换。经测量,南引桥长3.1米,桥面宽4.2米;北引桥长3.7米,桥面宽1.96米。

  瓯海区文物普查组在勘查时发现,桥面板南侧阴刻着楷书“迴龙桥”三个大字,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可辨。北侧记载“清咸丰玖年本里封员叶永娘率男孙重建”的字样,由此确认该桥重建于1859年,属清代晚期遗存。

  现场勘察显示,迴龙桥历经多次修缮,部分构件和基础经后人补砌,虽因村民自发维修时用材粗糙,局部风貌受到影响,但整体仍保留清代浙南水乡石梁桥的典型特征。

  霞坊村村民叶云文介绍说:“这座桥旁边五条河环绕一个土墩,‘迴龙’这个桥名源于当地‘五龙戏珠’的地理格局,古人取桥名,是蕴含大智慧的。”他认为,这一发现,为解读地方民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线索。文物普查专家也指出,迴龙桥作为古代桥梁技术的实物见证,其建筑工艺和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瓯海区正加大对新增文物的勘察保护力度,计划通过科学修复与活化利用,让迴龙桥重现昔日风采,延续其文化生命。瓯海区文旅部门表示,将联合社会力量完善文物保护体系,让迴龙桥等文化遗产成为“可触可感的精神家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文物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在瓯海区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推进之际,一座隐匿于岁月长河中的清代石桥——迴龙桥,在南白象街道霞坊村惊艳“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