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州乐清:超越血缘的亲情守候

字体:
—2025—
04/21
09:15:24
2025-04-21 09:15:24 来源:学习强国温州学习平台

  “你养我长大,我养你老。”在温州乐清市石帆街道竹屿村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中,一段超越血缘的亲情却流淌着抚养和赡养的相互守望。

  感恩抚养

  义不容辞扛起家庭责任

  20世纪50年代,刘荣娒的父母撒手人寰,留下3岁多的刘荣娒和不满1周岁的弟弟由未婚的姑姑抚养。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人们的生活都过得很艰苦,而刘荣娒的家里更是异常艰苦,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孩子们饥一顿饱一顿,长期营养不良,骨瘦如柴。无依无靠的姑姑知道自己无力抚养孩子们,最终含泪决定把大点的刘荣娒送给石帆街道竹屿村的刘文义家抚养。

  自从刘荣娒被石帆街道竹屿村无儿户刘文义领养后,家中的养父母和5个姐妹对他关爱有加,给了他特别多的温暖,也成为了一家8口的幸福家庭。虽然当时养家家里也很穷,但有了刘文义夫妇的“精心”喂养和呵护关爱,刘荣娒的脸色也逐渐红润起来,身体也越来越好。为了刘荣娒能有个强健的身体,养父刘文义还给刘荣娒找了个武术老师。经过几年艰苦的训练,刘荣娒成为了村里的“大力士”。

  在这个家里,养父母和五个姐妹的关爱让懂事的刘荣娒更加感恩。他十来岁就主动承担起家里的重活累活。农村一年四季都要干农活,别人挑担一百多斤气喘吁吁,刘荣娒能轻松挑二百斤左右。为了让养父母少做点农活,他总是把大部分的农活揽在自己身上,总是说自己年轻有力气,这些活都不是问题。据家里长辈回忆,刘荣娒年轻的时候乐观向上、性格开朗,不仅对养父母孝顺,对家中姊妹好,还时不时帮忙邻里乡亲做点事情,深受街坊邻居的喜爱。大家都说刘文义收养了这个孩子,真的挺有福气。

  几十年如一日 

  尽心尽力爱老孝老

  这么多年刘荣娒都与养父母住在一起,也一直都是照顾着老人家的生活起居。十几年前,养父刘文义生病需手术插导尿管,家里姊妹商量着想轮流照顾。刘荣娒却以养父夜里会发烧、手术后需卧床、不能下地排尿、女儿照顾总是不方便等等为由,坚持自己一个人忙前忙后,细心照顾。等到养父康复出院时,刘荣娒整个人却瘦了一圈。出院至今,刘荣娒从每个月陪老人去医院换管,到现在的每周换管,他总是默默陪伴着,什么脏活累活都自己做了,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语。他总说,孝敬父母的关键是将他们装在心里,时刻为他们着想。

  日常生活中,他的养父很喜欢出门去逛逛看看聊聊天,邻里乡亲经常能看到刘荣娒陪着养父在老人亭乘凉休憩的身影,只要他的养父在哪里,身边总是会有他的陪伴。而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也对其养父母很孝顺,几十年如一日打理好家庭,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如今,养父刘文义已经98岁高龄,而养母张珠球也94岁,刘荣娒也70岁了,在他身体力行的影响下,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也都是无声地在落地,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有车有房不算富,有爹有娘才是福!”刘荣娒的言行举止不仅是对养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更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他用自己的行动也影响着下一辈,让他们也能更好地孝敬老人,做到家庭和睦。刘荣娒的事迹也在不断扩大,为更多人树立孝德榜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亲情;抚养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你养我长大,我养你老。”在温州乐清市石帆街道竹屿村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中,一段超越血缘的亲情却流淌着抚养和赡养的相互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