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角落的垃圾要加紧清运,日常垃圾分类要严格管理,确保干净整洁的环境。”近日,马山街道执法中队队员来到洋泾湖公园,以实际行动守护公园生态之美。
据了解,马山街道以“啃硬骨头”的决心和“钉钉子”的毅力,通过“全链条复盘、全领域排查、全周期监管”,确保辖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不反弹、整改治理见长效。
“聚焦噪声扰民、河道污染、扬尘、垃圾乱投放等民生环境痛点,街道建立了‘一问题一档案’溯源机制。”马山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袍江文化广场夜间噪声问题,街道在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巡查劝导的基础上,对附近的马山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加装隔音棉、隔音门窗,并通过声纹识别技术实时监测音量,联动公安、综合执法部门快速响应。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马山街道加强对辖区沿街商铺、露天烧烤摊等餐饮油烟点位的巡查,严厉打击违规排放行为,并狠抓建筑工地、堆场的环境整治,积极推广“八个百分百”标准,从源头减少扬尘污染,多措并举推动辖区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同时,街道还深入推进垃圾分类,世纪街、育贤路等商业街均已实现“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全覆盖,引导居民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为防止环境问题反弹,马山街道构建起“三级巡查+闭环管理”机制:村级网格员每日巡查,街道执法队每日抽查,街道环保组每日督查,对“反复治,治反复”的个别污染源点位切实压实治理责任,随时做好“回头看”工作。
马山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环境提升行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大气治理、河道清洁、垃圾分类等生态治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治理”转变,为辖区群众营造天蓝气清、宜居宜业的良好人居环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