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建德市三都镇马宅村一户农家小院,失散整整50年的五姐妹终于重逢团聚。
姐妹们拿出家里的老照片一一介绍,父亲在车站上班,母亲是家庭主妇,在家干些农活。1976年,母亲生下一对双胞胎姐妹,失散50年的老四傅美娣就是双胞胎之一。
二姐回忆,当年父亲一个月工资36元,要承担一家七口开销,妹妹们刚出生脑袋还没有拳头大。“营养不良,妈妈奶水又不足,只能弄点糖水给刚出生的两个妹妹喝。”
父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四妹刚出生20天,就送给兰溪一户人家。
四妹傅美娣告诉记者,自己被送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养父母和亲戚们对她都很好。“在我很小的时候,养父母就告诉我不是他们亲生的。”
2012年,傅美娣加入了一个微信寻亲群。“群里经常会发一些寻亲的照片视频,我每天都刷,但信息没有对得上的。”
多年过去,杳无音信,傅美娣内心时常煎熬。“近几年短视频火了,经常刷到别人寻亲成功团圆的视频,好羡慕啊。”
傅美娣的双胞胎妹妹应华杰告诉记者,她很理解父母当年的艰难决定。
“大姐比我大10岁,二姐比我大8岁,三姐只比我大15个月。以前条件差,怀孕根本不会产检,妈妈生我的时候还是在家里找的接生婆,当时生完一个才发现竟然还有一胎。听姐姐说,我跟四姐出生时还不到三斤……
“妈妈当时每天都哭,还求着爸爸把我们送养到富裕点的人家。父亲当时请隔壁婶婶陪同,一起把老四送到了距离比较远的兰溪。
“爸爸回来以后就开始大哭。”应华杰说自己7岁时,父母就开始找四姐了,“记得当时村里来了一个卖甜瓜的兰溪阿姨,说我和兰溪那里有个女孩长得像。我妈妈听说后马上追出去,卖瓜阿姨走好远了,她还是追上去不停地问……”
应华杰说:“爸爸是1997年去世的,妈妈2005年去世,他们唯一的遗言就是一定要把四姐找回来。”
去年12月,应华杰在老公朋友介绍下,前去建德公安机关提取生物信息,录入了数据库。
傅美娣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后来她听人说,录入公安数据库找到家人可能性极大,今年4月初,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衢州公安部门录入了自己的信息。
4月16日中午,她就接到民警电话,第一句是:“帮你找到家了!你们是双胞胎,简直一模一样。”
“我当时一听,特别激动,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但又不敢相信,会不会弄错了?”
应华杰也接到民警电话:“你的同胞姐妹找到了!”
应华杰说,刚得知消息那几天,姐妹几个每天都哭,姐姐早上4点醒来就哭,全家人都很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见面。
3天后,在民警的牵线安排下,傅美娣从兰溪乘车来到建德。
4月19日上午9点30分,傅美娣在民警的陪同下走进院子。车门刚打开,应家姐妹就一拥而上,哭着把她抱下了车。
“四妹,我是二姐。”
“姐姐,我是五妹。”
……
“我们姐妹几个聊了一整天,爸爸妈妈的心愿总算完成了,我们还约定以后要常常相聚。”应华杰告诉记者,周五准备去兰溪姐姐家,看看她成长生活的地方,“我们特别感谢养父母把姐姐带大,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巧合的是,应家姐妹50年后团聚,建德兰溪两地帮助寻亲的民警都姓徐。
建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徐红伟告诉记者,在建德,真正因被拐卖而寻亲的几乎没有,很大部分是当年因为家庭原因,比如经济负担迫不得已。
“如果父母双亲健在,利用双亲的生物信息以及孩子的信息,系统比对找到的几率很大,像应家姐妹这种双亲都去世了,只能通过同胞的信息进行手动寻找比对。”
徐红伟告诉记者,建德市从2021年到现在,用生物检验比对技术已让35户实现了团圆梦。
生物检验技术需要采集被鉴定者的生物样本,常见的样本包括血液、口腔拭子、毛发等,可以用于后续的分析,被采集的数据将永久存于信息库中。
信息入库,电脑就能自动比对出结果吗?当然不是。
徐红伟说,系统只会比对父母双亲都录入的生物信息,单亲或只有同胞兄弟姐妹录入的,需要人工比对。系统出来的是一大组有可能比中的数据,一次可能会出几千条数据:“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手工比对出几百条数据,至于‘是不是要找的人’,要靠技术员一点点排除,再根据其他信息综合研究做出判断。
“应家姐妹双亲离去,只能用同胞信息比对,我基本一个月比对三四次,每次出来都会有几百条数据,经过一一复核排除,直到4月份复核后才确认有效。”
徐红伟说,目前公安的刑事侦查手段很先进,有着丰富的样本资源库,并且系统全国联网,也有多种样本比对模式,只要寻亲人的数据录入库内,就有很大希望能找到。
“我们公安民警更有责任心,也更有刑事侦查经验,所以希望所有的寻亲人能到公安机关采样入库,期待所有的离别都能重逢团聚。”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