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好,村民的生活才能更幸福。”在东阳市东阳江镇学陶村,徐张荣的乡土情怀一直是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10余年间,徐张荣慷慨解囊为村庄建设贡献力量,为村民带去种种福利。
2013年,学陶村计划修建一座凉亭供村民休闲娱乐,然而资金短缺成了问题。得知这一消息,徐张荣毫不犹豫出资13.5万元,在村红豆杉公园修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修建过程中他还参与监工,时时关注进度,督促工人按时按质建设。
此后,徐张荣在学陶村道路两旁修建了3个小型休憩亭,花费6万多元。这些凉亭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成为学陶村一道亮丽风景线。
过去10年,徐张荣累计捐款20余万元,大力改善村里的农事生产条件。面对狭窄崎岖的农用小道,他设计拓宽方案,把部分路段路面拓宽至1.5米,可供独轮车通行,既提高农事生产效率,又降低了安全风险。他还出资5万元帮助村庄修建桥梁、修缮道路,为村民的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除了投入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徐张荣特别关心村里老年人的生活。2023年起,他每年给学陶村70岁以上老人发放600元生活补助,80岁以上老人则发放1000元,累计发放金额超过10万元。每逢春节,老人们还可额外领取红包和礼品。
2024年,学陶村香榧滞销、价格下降,让人忧心忡忡。徐张荣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向每名70岁以上老人购买25公斤香榧,总计购买2000余公斤,有效缓解了村民的经济压力。他还利用自己在建筑行业的资源,积极为香榧寻找销售渠道,最终帮助村民顺利销售。
在村庄文化建设上,徐张荣同样不遗余力。2020年,他积极参与建造村民活动广场。他说:“其他村有的娱乐设施,咱们村也得有。”
10余年间,徐张荣累计赞助村级建设资金50余万元,为学陶村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村民说,金钱的捐助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徐张荣的乡土情结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大家。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关注家乡发展,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学陶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徐张荣的善举在学陶村被传为佳话,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角落。“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作为村民应尽的义务。”徐张荣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