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价格跌超七成 温州小龙虾步入10元时代

字体:
—2025—
05/27
14:14:21
2025-05-27 14:14:21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邓帆慧 通讯员 郑文兴

  江边的大排档、热闹的宵夜街,5月以来,一盆盆红艳油亮的小龙虾正稳稳占据市民宵夜餐桌的“C位”。记者走访温州各大水产市场获悉,当前随着小龙虾的集中上市,其价格持续走低,较上市初期下跌75%,较去年同期跌幅也超过三成,市民期盼的“小龙虾自由”已然成为现实。

  凌晨4点的现代农贸城里,生鲜经销商秦先生正指挥工人将成筐的小龙虾搬上货车。“现在中青(4—6钱)的批发交易均价才10元/斤,比2月时40元/斤的高位跌了四分之三;大青(6—8钱)批发价格约15元/斤;单只重量可达一两以上的‘炮头’则为27元/斤。”说着他便掀开泡沫箱,向记者展示青壳鲜亮的虾群,“虽然价格跳水,但我们每天出货2000多斤,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两成。”

  现代农贸城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小龙虾日交易量稳定在3—4吨之间,4至6月,湖北潜江是主要的小龙虾供应地。随着近期安徽地区小龙虾产量的显著提升,市场上小龙虾集中上市,供货量趋于饱和,价格迎来下跌。

  在温州各大生鲜超市里,醒目的“50元三斤”“12元/斤”标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消费者。章女士一口气称了6斤:“前几年这个分量的小龙虾至少要花200多块,现在100块就够全家吃个痛快。”市民孙先生拎着满满一袋小龙虾说:“眼下正值禁渔期,海鲜选择少了,肥美的小龙虾正好解了馋。”

  “其实去年6月小龙虾价格就曾跌破10元/斤,而今年低价期来得更早。”从事小龙虾生意多年的杨钧分析,受市场利好与政策引导影响,湖北、江苏、安徽等传统主产区大举扩产。湖北潜江的“虾稻共作”模式将养殖周期延长至全年,山东、安徽等新兴产区通过反季养殖实现错峰上市,同时,云贵川等地陆续入局,助推小龙虾养殖进入扩产快车道。当前,全国养殖面积突破3000万亩,年产量超300万吨。科学投喂、高密度养殖等技术使小龙虾存活率提升15%,单产大幅提高。多重因素叠加,市场供应激增,带动小龙虾价格持续走低。

  温州小龙虾养殖户、浙江湖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晓俭,也感受到了这波价格变化。他承包了2000多亩虾田,按每亩200斤产量计算,今年总产量预计达40万斤,产出的小龙虾主要供应龙港、平阳、瑞安及温州市区等地。“今年价格确实低,不过目前生意还不错,但相比去年利润确实变薄了。”吴晓俭坦言。

  记者了解到,5—6月湖北潜江以及山东、安徽产区小龙虾进入供应高峰,小龙虾市场将进入“价格战”白热化阶段,价格或继续下探。7—8月高温天气导致成虾供应减少,价格可能出现反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小龙虾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