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记者 贺元凯 摄
5月27日上午,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沿山干河畔船桨翻飞、水花四溅、锣鼓齐鸣,热闹非凡。来自全省各地的12支龙舟队在沿山干河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看云龙”浙江省首届农民龙舟邀请赛,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上午8时,虽然离比赛还有一个半小时,沿山干河两岸,观赛的观众早已组成密墙;后来者早已没有缝隙钻入,有的踮起脚尖、伸长脖颈;更加机灵的观众甚至站在了河边小区的阳台上……
人群中,陈先生将5岁的儿子扛在肩上。在开赛前一个多小时,他和家人赶到现场抢位,结果“失望”没能抢到心仪的首排位置。“每年端午节云龙都有赛龙舟,都很火爆。前两天看到这次赛事预告,想着比赛肯定会很激烈,就带孩子来观赛。”双手抓着儿子的腿,陈先生直呼“不累”。
上午9时,随着比赛临近,12支龙舟队缓缓驶入河道,队员们身着各自村的统一服装,意气风发。
比赛现场。记者 贺元凯 摄
记者了解到,本次比赛为12人国标龙舟500米竞速赛。12支队伍分成4组,进行2轮巡回赛,取总成绩排名。第二轮出场顺序按第一轮成绩倒序出场,第一轮成绩越好,第二轮越晚出场,也意味着得到短暂休息的时间越长。
“我们没有什么战术,就是一个字‘拼’,只要鼓声响起,就拼尽全力地划。”来自丽水龙泉西典队的划手季挺华说道。而这样的战术得到了大多数队伍的认可,出发前,队员们各自鼓劲加油。
倒计时1分钟,3、2、1……伴随着裁判的指令,顿时擂鼓阵阵,队员们振臂划桨,河上水花四溅、桨影翻飞,三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你追我赶,激烈的比赛吸引观众为之喝彩助威。
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呐喊声、助威声震耳欲聋,声浪一阵高过一阵,与河面擂响的铿锵鼓点交织,将现场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比赛太精彩了!全省的高手都来了!”活动现场,摄影达人李超扛着相机,不停地按动快门。
比赛现场。记者 贺元凯 摄
“嗷……”仅仅过了2分20秒,在观众一阵加油声中,伴随着振奋的鼓点,队员们动作一致,挥桨如飞,呼啸着冲向终点。人群中,大家说着:“光操场上跑一圈400米都要花快2分钟了,他们竟然能划这么快,来比赛的龙舟队能力都不差。”
事实上,前来参赛的并非职业龙舟队员,都有着各自的工作。“我们队员都是村民,有的在厂里上班,有的是养殖户,为了本次比赛,大家工作之余集训了半个月,重在参与。”舟山六横五星龙舟队领队虞优芬说道。
不到一个小时,经过一番你追我赶,比赛最终成绩出炉,宁波云龙队在家门口获得第一名。尽管比赛有名次,但在颁奖现场充满浓浓的友情。当主持人报出各队名次时,现场不约而同地响起掌声和尖叫声。
落后第三名0.3秒,金华龙义龙舟队未能站上领奖台。“我们主打一个体验,来的队员全都上场比赛了,大家开心就好。”领队吴登诺说道。
比赛现场。共享联盟·云龙 供图
随着比赛落幕,望着龙舟队员们的笑脸,省级文化特派员、省乡村振兴促进中心经济师余涤非用袖口匆忙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筹备了这么久,就盼着这一刻!”
去年5月,余涤非以一名省级文化特派员的身份被派驻到云龙镇,并重点指导陈黄村,结对云龙村。
经过走村调研,余涤非了解到云龙镇龙舟历史文化底蕴,让他有了初步的办赛构想。他第一时间向省农业农村厅汇报,并争取到了省委宣传部、省体育局的支持。敲定赛事框架后,他马不停蹄地赶赴鄞州,与当地相关部门展开多次磋商,终于让构想落地。
比赛现场忙碌的余涤非(前左一)。记者 王波 摄
“举办赛事,是想为乡村引入优质文化资源,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驻村越深,余涤非越深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他表示,下一步,将链接各方资源共同打造龙舟文化IP体验线路,让云龙龙舟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