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是浙江最偏远的山区县庆元,一头是浙江最偏远的海岛县嵊泗。
过去一个月不到时间,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张军林作为省政协“送教育下乡”专家团的主要成员,先后前往庆元、嵊泗,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浙江最远的山区海岛县的师生“家门口”。
近日,浙江召开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如何让优质教育更加均衡普惠可及,也是这一路送教过程中张军林在思考的问题。
本期“内容一张网”视频共创话题,潮新闻联合嵊泗县融媒体中心、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一起,跟随张校长的步伐,感受他的教育“山海情”。
海报设计 姬臣
从庆元到嵊泗,他精心准备了两套不同的课件
从杭州出发到庆元,乘坐城际列车,车程4小时46分钟;从杭州到嵊泗,先坐大巴到沈家湾客运码头,再乘轮渡去嵊泗岛,途中要花5个小时。
虽然这两个地方路途有些远,但这两趟行程下来,张军林却连说“值”!“在沈家湾码头,看到嵊泗的一句广告词,‘好久不见,嵊泗想念’,像似见到了久违的朋友。”
作为省政协“送教育下乡”专家团的主要成员,张军林克服学校繁忙的工作,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到山区海岛,只为把学军小学的教育理念与大家进行分享。
两次送教,张军林因地制宜、精心准备了两套不同课件。在庆元,他给当地的校长分享了一堂《教育的底层逻辑和校长的顶层认知》;来嵊泗,他分享的主题是《让AI的进步伴随爱的脚步—人工智能时代校长数智领导力提升》。
课堂结束后,很多当地的校长围着他不肯离开。嵊泗县教育局副局长郑哲拉着这位金华老乡继续探讨着教育的话题。
“张校长给我们打开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让我们知道杭州现在在做什么,杭州的小学做了哪些事情,嵊泗作为一个海岛县,特点不一样,但有些教育理念可以嫁接。”郑哲对记者说。
嵊泗县海星中学是一所全寄宿制离岛示范初中,目前承担着枸杞、黄龙、五龙、花鸟、洋山五个乡镇以及非菜园城区随迁子女的初中义务教育任务。
海星中学副校长陈梅在台下认真听着张军林的分享,不时做着笔记。
“‘让每一位师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一所全寄宿制离岛示范初中,如何让离岛家庭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是学校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管理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陈梅说,听完张校长的分享,给了他很多触动:比如学军小学利用AI技术,改造教学和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再比如推出课间15分钟休息、建设闲暇空间,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作为一所海岛的学校,我们服务教育的初心是一致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送教交流,把更多新的教育理念传递给我们的师生,真正让每一位师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陈梅说。
用好AI技术和地域特色,把劣势变优势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教育共富是重要一环。”张军林说,发挥AI技术和挖掘地域特色,可以把劣势变成优势。
2022年学军小学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少年云机房,“我查了下,在嵊泗也有多所学校建了云机房,就要想办法用好互联网技术。”张军林说,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他们也希望能够走出山区海岛,拥有更多和外面小朋友结对交流的机会,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而用好互联网,可以缩小这些差距。
张军林鼓励山区海岛学校要坚定自信,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把山区海岛的劣势变成优势。
以海星中学为例,该校从2009年聘请嵊泗民间剪纸大师陈志定,海洋剪纸文化开始走进校园。学校的海洋剪纸项目化课程每学期都有不同的主题,从最初的认识海洋剪纸到剪纸技巧、从秀剪吉祥到欢乐的海底世界、从“渔”之新创到传说故事的综合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嵊泗民俗文化,提高造型表现力与综合创作技能。
在庆元县菊隆中学,特色陶艺课程自实施以来,已经成为该校教学的一大亮点。该课程始于2014年9月,最初以陶艺社团的形式探索兴趣特长教育。2022年,学校正式将陶艺纳入七八年级拓展性特色课程,每班每周增设一节,通过重新编排的《陶韵新思》教材,教学生“玩泥巴”,玩出了名堂。
“这些精品课程就非常有特色,要想办法把这些长板拉长,短板补上。”
在这次送教之前,张军林刚好又在看前段时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山海情》,剧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张军林印象深刻:白校长为了孩子,决定把捐来的电脑卖掉,拿钱做校服,并带领每一位孩子参加县里的歌唱比赛。当孩子用幼稚的童声唱起《春天在哪里》时,虽然没有律动感,虽然只是扯着嗓子喊,但却触动每位观众的内心。歌都唱完了,伴奏停了,寂静后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白校长还举着手,握着拳沉浸在指挥的状态之中……
这一幕,让张军林非常感触。从1999年投身教育岗位,到今年已经27个年头,“从事教育工作,需要一种情怀。”
“虽然说是送教,但其实也是受教育,是一次双向奔赴的过程。” 张军林说,在庆元和嵊泗,他被很多一辈子扎根基层的老师感动着,“托举孩子走出山区海岛,他们才是可敬可爱的‘白校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