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30日讯(记者 宋哲源 叶梦婷)下金山村,位于浙中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这里正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公路港所在地。
眼下,这个小村的农民房开始腾空,公路港建设即将启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将把浙江中欧班列年发运能力提高到1万列。
作为这个关键项目的关键一环,下金山村整村488户民房签约工作用时仅仅一个月,创下了“塘雅速度”。这背后正是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在推动。
小镇也能干出大事业。近两年来,已有18个省市重点项目在塘雅镇相继落地。面对项目带来的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等难题,塘雅镇党委以抓党建带全局,通过“村干部率先干、党员示范干”,推动项目建设破难开新。近两年来,全镇完成房屋拆迁25.73万平方米,土地政策处理1.3万余亩,为项目发展、百姓致富创造了条件与空间。
“推动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没有捷径,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身为基层党员,要真正与群众‘心连心’。”塘雅镇党委委员倪涵亚前不久第一次参加土地征迁工作,触动很大。
征迁工作向来不简单,倪涵亚也吃到了“闭门羹”:明明拿着一模一样的协议,有村民一开始拒绝她入户。但后来,村民不仅欣然签字,还热情邀请其上门做客。
这样的转变,如何达成?靠的就是党建。为推动征迁工作,塘雅镇形成党委书记一线指挥、分管班子一线落实、镇村干部一线攻坚的工作模式。倪涵亚和其他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成立工作小组,逐门逐户开展工作。
由于下金山村经历过多次征迁,村民思想较难统一,征迁指挥部便推动村干部、有声望的老党员带头签约,同时也把他们纳入征迁工作队伍。由村干部、老党员带着工作小组走进党员联系户,一起把征迁补偿政策讲给其他村民听。
下金山村老党员、原村书记徐有望就是全村首个签约的村民。徐有望的一言一行,在村民心中起到表率作用。入户评估时,有村民明确告诉倪涵亚:“(徐)有望不到场,我就不评估。”有一对父子起初签约意向不强,倪涵亚每解释一段政策,徐有望就在一旁交心做工作,诚意最终打动了他们。哪个小组遇到困难,就一定有“徐有望们”出面协调的身影。
征迁最怕一碗水端不平,冲在一线的镇村干部、老党员不仅做到公平公正,更要做到“打铁自身硬”。“一根尺子量到底”——所有政策公开张贴布告栏,政策咨询标准一致。入户讲解时,每个小组不仅无微不至地解疑答惑,也注重和村民用方言搬板凳、唠家常、交朋友。自己是哪里人、和项目有无利益关系、是否有亲属同批被征迁……交流时,镇党委班子成员主动向村民“交底”,接受村民监督。倪涵亚解释道:“大家知根知底,才能建立信任。”工作小组还鼓励村民之间“对账”,让评估价格和征迁政策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比较之中更加透明。
下金山村的故事,是塘雅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保障重大项目高效落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以党建推动项目攻坚,反映了我们发展的决心。”塘雅镇党委书记吴磊说。近年来,塘雅镇党委系统化推进“项目党建”,建立重大项目联合党委,深化项目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行一件事专办通道、一站式专项审批。在塘雅镇,每个月有村级红黄旗竞赛,每个季度还有村书记提级晒拼。2024年,塘雅镇获评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亿元,同比增长42.4%。“我们新一期投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将继续落地塘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当地基层的高效和活力。”零跑产业园负责人表示。
党建强,则发展强。越来越多的村集体,也做出属于自己的“大事业”。去年3月,塘雅镇万亩田园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优秀项目。在此基础上,塘雅镇推出“一‘稻’奔富”党建联建平台。葡萄产业一度衰落的横山村,通过该平台引进专家技术、搭建“示范田”,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整合引导全村900多亩葡萄园规范化、品牌化运营,最终实现全年产值超3000万元。
“如何更好利用项目的‘溢出效益’,完善配套建设,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探索的方向。”吴磊表示,塘雅将继续聚焦抢机遇、抓攻坚、破难题,把基层党组织的活力,转化为更多实打实的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