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临安博物馆焕新归来

字体:
—2025—
07/02
07:23:23
2025-07-02 07:23:2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刘俏言 共享联盟·临安 方婷

  浙江在线7月2日讯(记者 刘俏言 共享联盟·临安 方婷)1日,临安博物馆焕新归来,以“临安忆·风物”为主题的展厅首次亮相,聚焦临安各个时期的风土文物,展开一幅生活长卷。

  自去年吴越文化博物馆开馆以来,原精品厅的文物大量迁移至该馆展出,临安博物馆因此进行了改造升级。“盘点了一下自家家底,发现我们不仅有历史文物线、吴越文化的专题文物线,还有一批能够反映历朝历代临安人生活的文物。”临安博物馆馆长鲍伟华说。

  走进主题展厅,一座由数百斤唐代钱币堆出来的“钱山”牢牢占据着视觉“C位”。这是1989年发现于临安洲头乡(今清凉峰镇)义干村唐代铜钱窖藏的一部分。“当时义干村在杭徽公路边,离浙皖交界的昱岭关只有二十几里。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往来经商的主要通道。”鲍伟华说。这些钱币究竟是经商所用,还是战争储备?现已无从考证,但足以反映出当时临安经济繁荣的景象。

  “钱山”奠定了这次焕新归来的主题展厅的主基调——生活化。据悉,目前主题展厅展出文物共40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30件,珍贵文物占11%。

  展厅中,记者看到,一道由汉代到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纪年砖和花纹砖构成的“时空之门”,印证着历朝历代在临安留下了珍贵印记;一面电子屏集中展示了临安187处文保单位(文保点),触控屏幕便可以“唤醒”这些山间水畔的古建筑、古窑址、古墓葬,这是临安永不褪色的文明记忆;一处天目窑大型叠烧标本,如千层蛋糕一样堆叠着的瓷碗,其最内侧的黑釉见证着天目窑独特的烧制技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博物馆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