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暑托公益服务 破解暑期“看护难”

字体:
—2025—
07/09
09:06:28
2025-07-09 09:06:28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 方令航

  近日,市区不少社区的暑期托管班陆续开课,以公益普惠为原则,解决辖区内双职工家庭及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这些暑托班不仅解决了孩子们暑期“看护难”的问题,更成为了传递爱心、促进社会融合的温暖港湾。记者现身体验,感受这份夏日里的特别关怀。

  回应家长暑期看护需求

  市区各大社区暑期托管服务已于7月初陆续推出,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日,宛如一阵清风,为众多家庭送去了清凉与安心。7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金华开发区秋滨街道常青墅小区党群之家,20多名孩子正在这里开始他们的暑托第一课。秋滨街道常青墅党支部组织委员王慧是本次暑托公益服务的负责人,她把2个月的暑假时间奉献给社区里的孩子。

  “一个人在家待不住,这里有小伙伴,一起做作业特别好。”11岁的学生帆帆遇到了不会做的题目,没有马上去问老师,而是跟旁边的探讨了起来。

  “我和爱人工作比较忙,前几年暑假都是把孩子送回老家,请老人帮忙照看。今年老人身体不太好,我们正发愁假期该怎么带娃,就得知社区有公益托管班。”常青墅小区业主李敏告诉记者,听说社区开展公益暑托服务,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趁着孩子们休息的时候,记者跟他们聊起了天。“我是南苑小学四年级的,我最喜欢写数学作业。”“我爸爸是建筑工人,他希望我在这里完成所有的作业。”“我是秋滨小学五年级的,我喜欢阅读。”……第一次聚集在一起的孩子并没有怯场,参加小区暑托服务让他们结识了新朋友。

  “为什么来参加暑托班?”“我妈妈觉得很好,我也特别想来,家里一个人无聊,到这里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在秋滨小学就读的涵涵,上暑托班的第一天还带来了冰淇淋。“我们暑托班采取课堂模式,你可以先吃掉冰淇淋再来做作业,这样会更专心。”王慧轻声提醒。

  早在2021年,我市就启动了社区暑期托管服务,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为回应家长暑期“看护难”的需求,我市持续鼓励和组织有条件的社区开展暑期公益托管服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会坚持做好中小学生暑期托管工作,全力破解暑期‘看护难’的问题。”金华开发区金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金国喜告诉记者,社区结合硬件设施和学生需求,充分利用物业用房等各类资源,在做好暑假看护的同时,重点提供丰富多样的作业指导、劳动教育、兴趣拓展等服务,倡导鼓励志愿者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常青墅小区有近百名适龄儿童,大概四分之一的孩子参加我们的暑托班。已连续开展两年的暑托班获得辖区内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去年我们找到了金华一中领军班的高才生来当志愿者,帮助很多孩子提高了物理、化学成绩,真正让学生‘托’得安全又进步。”

  三方合力保障暑托班有序运行

  不只是双职工家庭,辖区内的新就业群体,如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今年也可以参加柳湖花园社区开展的公益暑期托管班。

  “以前暑假孩子没人照顾,我们上班时总是提心吊胆。现在社区托管班解决了我的大难题,组织得也很到位,真的太贴心了。”负责城北片区的外卖骑手李军告诉记者,暑托班的开办不仅解决了家长暑期看护孩子的难题,更让孩子们在多元化的课程中收获知识、培养兴趣、结交朋友。

  为了让暑期托管“托”得丰富,“托”得精彩,柳湖花园社区的暑期公益托管讲究动静结合,在课程设置上讲求趣味性,并根据学段和年龄特点,提供科普探究、手工制作等课程。这里的暑期托管志愿者主要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安排了作业辅导,帮助孩子们完成暑期作业,巩固知识,还尝试开设兴趣课程等,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记者了解到,在师资配备方面,目前社区托管集结了大学生志愿者、党员义工以及社区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带来青春活力与专业知识,党员义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工作者则熟悉社区情况,三方形成合力保障暑托班的有序运行。

  “暑托班的老师是大学生,各种好玩、有趣的课程我非常喜欢。”柳湖花园社区一楼会议室里,二年级学生小陈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暑假作业。青春洋溢的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暑托班注入了活力,成为孩子们暑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大学生志愿者小李告诉记者:“暑托班与学校教学不一样,这里的孩子年龄各不相同,水平也参差不齐,要高质量完成孩子们的作业并不容易。”

  公益暑托班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不同群体,传递着温暖与希望。柳湖花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不断优化托管服务,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和家长的反馈,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安排,让暑期托管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营、家长的放心港湾。

  记者手记

  看到暑期公益托管班的招生消息,我内心原本有些怀疑,这种暑托班会不会是变相的学科补习班?暑托班的师资如何,究竟能办成什么样?

  记者体验的两个社区办班点,目标、范围各不相同,但公益服务的性质一致。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看到志愿者们耐心的教导,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

  暑托班不仅是一个托管孩子的地方,更是社会各界爱心汇聚的结晶。在这里,外来务工者子女感受到城市的接纳与关爱,他们不再是城市中的“小候鸟”,而是小主人翁;大学生志愿者在付出中收获成长,深刻理解社会责任的含义,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在公益服务的道路上。在缓解小学生暑期“看护难”的同时,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深化育人实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暑期;公益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