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全球首次!低海拔与极高海拔绵羊成功杂交,浙江援藏科研项目为那曲带来“致富金种子”

字体:
—2025—
07/14
09:50:00
2025-07-14 09:50:00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张苗 通讯员 陈胜伟

  “湖藏”杂交羔羊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近日,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高寒牧场,100余只特殊的“湖藏”杂交羔羊过了一次8月龄的“集体生日”,这是它们出栏的日子——这是全球首次在极高海拔地区实现低海拔优质绵羊与高原藏系绵羊的杂交繁育。目前,首批8月龄的杂交羔羊已展现出“长得快、繁殖性能高、耐高寒”的显著优势,成为浙江援藏结出的又一个硕果。很快,它们还将进行针对pH值、肉色、滴水损失等影响肉质口感、烹饪方式指标的屠宰测定。

  “湖羊与藏系绵羊杂交改良项目”是由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联合浙江农林大学王翀教授团队共同推进的。杂交羊的爸爸是来自原产于浙江杭嘉湖平原的“国宝级”绵羊品种湖羊,以“生长快、繁殖率高”闻名;它们的妈妈是藏系绵羊,在低氧、严寒的环境中生存数千年,练就了极强的抗逆性,却因繁殖率低、生长周期长,制约着当地牧业效益的提升。

  “湖藏”杂交羔羊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如何让湖羊的“高产基因”与藏羊的“抗寒血脉”融合?自2024年5月起,科研团队在那曲启动了这场“东西联姻”实验。王翀教授介绍,杂交的核心难点在于“让低海拔湖羊适应高原环境”,团队联合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通过在湖羊的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复合益生菌,调节它们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减少高原反应。

  20只湖羊搭乘汽车,在4天3夜的行程后从浙江来到那曲市,其中的19只成功适应了高原环境。

  经过一年多的跟踪培育,首批“湖藏”杂交羔羊给出了亮眼的答卷:8月龄时,杂交羊体重已接近90斤,这比成年后的藏羊还要重,生长周期缩短近1/3;此外,杂交羊因继承了湖羊的多羔基因,平均产羔率有望由藏羊的单羔提升150%-200%。

  在那曲市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喇振兴看来,杂交羊成功,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场产业变革。那曲牧业长期以“散养为主”,冬季草场匮乏时,牧民只能靠天养畜,羔羊死亡率高、成年羊掉膘严重,“冬天白养半年,开春还要淘汰一批”是常态。而杂交羊的“生长快、出栏早”特性,配合“补饲+集约化”养殖模式,正改写这一局面。

  “以前藏羊要养一年多才卖,现在杂交羊7-8个月就能出栏,牧民能更快回款。”浙江援藏干部杨金勇算了一笔账:按一户那曲牧民驯养250只母羊规模计算,杂交羊每年可多产125只羔羊,每只羔羊增收约1000元,年利润可提升超10万元。

  “湖藏”杂交羔羊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目前,科研团队已启动杂交羊的屠宰实验,计划通过肉质检测进一步验证其市场价值。“下一步,我们将系统评估杂交羊的生产性能,并通过举办牧业技术培训班、打造示范户等方式,让牧民掌握选种、饲养、疫病防控等技术。”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张勇表示,未来3-5年,杂交羊有望在那曲大规模推广,成为助力牧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金种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援藏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如何让湖羊的“高产基因”与藏羊的“抗寒血脉”融合?自2024年5月起,科研团队在那曲启动了这场“东西联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