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5日讯(记者 金春华 张苗)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实践富矿。为深入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的生动实践,浙江省委宣传部于2023年8月指导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等省级主要媒体,在重要版面、时段、屏位开设《第一视点》专栏。专栏聚焦中心大局、围绕重大主题、紧扣重要节点,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作品。
两年来,《第一视点》不断创新选题策划、素材溯源、内容语态、传播模式和工作机制,持续出新出彩。截至目前,专栏已刊发报道和新媒体产品350篇(个),全网总传播量约49亿,产生广泛影响,成为省域层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的全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建强战队,创新工作机制
专栏成立以来,创新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并不断优化完善。在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浙报集团和浙江广电集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研究谋划、创新突破,打好“协同战”,形成《第一视点》报道合力。
浙江广电集团《第一视点丨弘扬“红船精神” 勇立时代潮头》画面。
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把做好《第一视点》专栏报道作为工作“置顶项”,对栏目报道机制、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性重塑。两家集团分别成立专班战队,集团社长、总裁、总编辑担任队长,靠前指挥。浙报集团打破部门藩篱,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战队,“第一视点工作部”负责栏目日常统筹、策划、协调等工作。浙江广电集团以融媒体新闻中心为主体,成立特别报道部和蹲点报道、评论报道、新媒体传播等战队。《第一视点》不仅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也成为锤炼采编队伍、培养年轻记者的重要平台。
战队注重日常学习和策划,组建“学习小组”对相关故事素材进行系统性整理、研究,提前进行选题策划。围绕党纪学习教育,推出《记者手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等报道;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策划推出《记者手记:一枝一叶总关情》;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推出《总书记的畲乡情》等报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策划推出《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谋事之基 成事之道——习近平在浙江的调研故事》等多篇报道。
循迹溯源,创新素材发掘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留下了大量的足迹、印迹、心迹。《第一视点》主创团队循迹溯源,深入开展蹲点调研,挖掘新故事、新人物、新细节,为写好《第一视点》专栏报道不断充实丰富“素材资源库”。
为采写《第一视点》专栏开篇作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记者深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湖州安吉余村,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蹲点调研,几乎走遍余村每个角落、每户人家,先挨家挨户摸底“海选”,再一个一个登门细访,挖掘了许多感人的细节,为写好报道打下扎实基础。
浙江广电集团记者在蚂蚁岛采访。
深入调研、独家挖掘,成为《第一视点》报道不断提升原创度、生动性和传播力的关键。采写《人才聚 事业兴——浙江人才强省二十年故事回眸》时,浙报记者挖掘到当年习近平同志关心鼓舞中科院院士毛江森、帮助他渡过难关等多个感人细节,让报道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更具感染力。浙江广电集团短视频《消失的挡板》,紧扣一个细节画面展开:习近平同志在开化调研,指着办事窗口的玻璃挡板说“你们这儿的玻璃是不是有点低?窗口空间能不能再大些?”消失的“挡板”,成为浙江机关效能建设一个缩影。
主创团队全身心投入一篇篇报道采写中,将深邃思想与个体感知联结起来,将宏大叙事与动人细节融合起来,力求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让思想伟力“飞入寻常百姓家”。
改进文风,创新话语表达
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既接“地气”又抵“人心”?《第一视点》栏目持续转作风、改文风,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故事说话、用典型说话,努力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增强报道感染力、影响力,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细节启人深思”“故事让我们感动”……不少读者点赞。两年来,主创团队用心用情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让读者从中感受跨越时空的思想力量。《记者手记:春节的故事 温暖的牵挂》一文,聚焦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度过的5个春节,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坚持下到湖州长广煤矿1000多米深的矿井,和矿工一起吃饺子、解决矿工住房难等感人故事,以小见大,展现习近平同志深厚的人民情怀。
浙报集团记者在景宁采访。
改进话语文风是增强理论宣传吸引力的迫切需求。今年,专栏迭代升级,浙江日报推出《学习手记》子专栏,通过记者的采访学习和理论思考,以“观点+故事”的表达方式,推出千字左右的手记,提炼启示意义,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在全省“新春第一会”召开当天,刊发的首篇作品《习近平的四副春联》,引发全省党员干部热烈反响。
积极探索,创新传播方式
《第一视点》专栏一直坚持创新传播方式,努力扩大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目前,专栏已探索形成多元化报道形态,根据选题特点,推出蹲点报道、长篇通讯、特写、评论、读端、长图、微影像、H5等各类作品,并在社交平台开设话题,加强与受众互动,有多个话题上了微博全国热搜榜。
两年来,《第一视点》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矩阵。专栏作品多次被中央主要媒体、学习强国总平台、头部平台等转载推广,同时通过省市县三级媒体联动,扩大报道的传播。比如,“习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系列报道,全网传播量破1亿,产生了全国性影响。
《第一视点》的报道内容,成为浙江青年理论宣讲员讲好总书记故事、阐释好总书记思想的生动素材,深入高校思政课堂,走进广大企业、农村和社区。主创记者不仅加入青年理论宣讲员的队伍,而且不定期与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宣讲员交流采访心得体会,让报道成果助力新思想的传播。
《第一视点》探索拓展国际传播路径,开设“Fresh Sight”栏目。今年以来,该栏目推出《大卫看“浙”里》系列报道等作品,以英文专题、短视频等形式,将好故事推向海外。目前累计刊发原创英文报道和帖文400余篇(条),海外传播量超过5000万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