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轮椅上的坚持 00后青年点亮社区互助微光

字体:
—2025—
07/15
09:07:43
2025-07-15 09:07:43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 余震东

施舜文和志愿者

  上周末,在婺城区新狮街道玫瑰园社区的“益点点服务社”里,理发推子的嗡嗡声与老人、志愿者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小区潘大爷享受完免费理发,笑着告诉记者:“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理发、泡脚、义诊、爱心超市……没事就爱来转转。”这个让社区居民倍感温暖的公益空间,背后站着一名特殊的掌舵人——25岁的肢体二级残疾人施舜文。这名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两年时间累计组织开展公益服务243场,惠及居民3400余人。

  轮椅上的转折点: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给正在大学校园中挥洒青春的施舜文按下了急刹车。“我的病情复杂,像是埋了20年的隐性炸弹突然爆发,让我从行动自如坠入必须依赖轮椅的世界。”施舜文告诉记者,刚开始,自己也曾经历短暂的迷茫。“但沉溺伤痛解决不了问题,生活总得继续。”

  在父母的支持下,施舜文埋首钻研公益知识,社区志愿服务的经历让他将目光聚焦于“邻里互助”。2023年,以“睦邻共富、让爱循环”为核心理念,他创立了致力于社区自治的三合公益服务中心。

  2023年6月18日,在婺城区残联“一人一策”精准扶持下,三合公益的首个实体项目“益点点服务社”在玫瑰园社区扎根,施舜文成为公益机构创始人。服务社不仅为社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更成为残疾人创业孵化的摇篮。5名残疾人在这里找到了价值支点,年均收入突破4万元。“我们想帮更多残友走出家门,和志愿者一起,用双手建设有温度的家园。”施舜文说。

  “心愿便利店”:织密社区爱心网络

  婺城区罗店镇40多岁的吕先生双肾功能差,每周需要做透析治疗,家庭条件较为困难。今年1月,吕先生在三合公益“心愿便利店”许下心愿,希望能给正在读高中的孩子提供一盏护眼台灯。这个心愿被平台发布后,金华芙蓉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曹宸铭立刻认领。几天后,在社工的陪伴下,曹同学带着崭新的台灯敲开了吕先生的家门。

  “心愿便利店”作为三合公益孵化的首个公益项目,旨在为残困人群与爱心力量架设一座“圆梦”桥梁。该项目自去年6月启动,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社区活动现场征集心愿,小程序平台则让认领触手可及。短短一年间,“心愿便利店”项目已开展进社区活动30场,累计点亮343个心愿,覆盖物质援助、心理陪伴等多维关怀。

  除了帮助困难家庭完成微心愿,该项目通过科技搭建平台,助力残困人群通过“心愿便利店”线上店增收创收,并在线上帮助他人,同时反哺社区——老人们可在线选购经严选的助残商品和农产品。

  目前,平台已汇聚爱心商家55家,商品超2万种,用户近2700名,成交额达28.6万元;联动全区社工站志愿者超2500人,吸引了22家残疾人基地入驻,互销商品逾1500笔。

  “心愿便利车”:流动的爱心

  今年6月,一辆由新桥五金厂爱心捐赠的“心愿便利车”驶入三合公益服务中心,这标志着项目再次升级,这也是施舜文“公益+商业”模式的新尝试。

  “心愿便利车”的首位受益者爱老师在签约仪式上难掩激动,身为残疾人,通过这辆“心愿便利车”,让她看到了创业的可能。“以前总觉得创业离自己很远,没想到现在真的能当小店主,还能帮助更多同伴。”据统计,在“心愿便利车”试运营期间,现场助残销售额达6万余元,加上服务社补助和线上推广收入,总计为爱老师增收1.5万余元,并带动6名残友加入。

  “我们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打造10辆‘心愿便利车’,促成10家以上企业合作,招募20名专业志愿者,助力10名残疾人实现零投入创业。”施舜文介绍,目前,第二辆“便利车”已在筹备中,更多爱心企业正陆续加入。今年3月,在婺城区第一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施舜文坐着轮椅接过了“自强不息”奖杯。

  如今,“益点点”的影响正在扩散。周边社区的物业公司主动提出合作,希望引入“便利车”项目;高校志愿者团队经常来开展义教,教残友们直播带货;甚至有其他区县的残联前来取经,想复制“三合公益”模式。“因为自身淋过雨,所以想为他人撑起一把伞。”施舜文表示,残疾人并不需要同情,而是需要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机会。“我们有自己的特长,可以自食其力,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互助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上周末,在婺城区新狮街道玫瑰园社区的“益点点服务社”里,理发推子的嗡嗡声与老人、志愿者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