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国图与浙图联手打造了一场关于“时间”的深度知识分享秀

字体:
—2025—
07/20
07:09:51
2025-07-20 07:09:5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林婧

  7月19日,“文津二十年 好书中国行”浙江站活动暨浙江图书馆“之江听涛”知识分享秀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正式开启。该活动由国家图书馆联合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旨在依托浙江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创新活力,深入挖掘文津图书内涵。

  活动现场。浙江图书馆供图

  活动通过剧场知识分享、主题展览、数字资源捐赠等多元形式,围绕文津图书主题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为浙江读者打造沉浸式书香盛宴。文津图书与浙江图书馆“之江听涛”知识分享秀品牌联动,以“当科学说No,科幻说Why not?”为主题,特邀第十一届文津图书《星际穿越》译者、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与知名科幻作家宝树,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文澜剧场展开主题分享与深度对话。通过科学家与科幻作家的思想碰撞,引导公众在科学与想象的对话中感受阅读魅力,丰富广大读者科普阅读的更多面向。

  苟利军在“时间的奥秘,从历史到未来”的主题分享中,从时间的含义讲起,梳理了人类测量、认识时间的历史脉络,比较了不同学科对时间的理解,带领听众们重新认识时间。随后,他以经典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和《超时空接触》为例,深入解析了电影中运用的虫洞、潮汐力、广义相对论等科学概念,介绍了科普对于科学的作用——该片上映一年后,学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探测到引力波的重要意义,2017年,引力波相关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20年,黑洞相关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特别强调科普和科学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基础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从长远来看更是推动我们整个社会发展的力量。

  宝树在题为“时间想象,悬浮的当下”的分享中,深入解析了科幻文学对时间的几种经典想象。他从“时间旅行”讲起,指出人类时间观念的演变与钟表技术的进步为时间旅行概念奠定了基础;而个体生命与时代变迁的碰撞、古今对比与地质发现所揭示的深层时间,则激发了人们对时空旅行的想象,成为这一类型幻想小说的创作动力。时间旅行故事逐渐丰富,引发对宏观与微观历史因果推论的反思,催生了“平行时空”的创作潮流。而当现代人被刻板的生活模式规训束缚时,“时间旅行”叙事再度演变,“时间循环”题材应运而生。随着创作探索的深入,时间倒流、时间停滞等关于时间流向与流速的设定不断涌现,进一步拓展了时间叙事的可能性。

  苟利军(中)与宝树(右)在对谈中。浙江图书馆供图

  在对谈环节,两位嘉宾以“时间的双重奏:宇宙刻度与心灵回响”为主题,围绕“如何对抗时间焦虑”“科普与科学的关系”“时间旅行的可能性”“技术对认知世界的冲击”等核心议题从多个视角开展精彩交锋。

  当天的活动融合了演讲、对谈、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同时还设置了浙图信阅服务的荐书环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现场吸引了近400名观众参与。活动中,国家图书馆还向浙江图书馆界捐赠了包含文津图书推荐视频和作者讲座系列视频的数字资源包。

  活动还配套了“天光云影 一廿之间——文津图书二十周年”展览,以时间轴铺陈,通过展板与实物陈列展示文津图书的文化价值。同时开展的“文津图书”套色印章打卡活动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设置专门区域,读者可收集三款文津图书元素限定套色印章,作为参展纪念。

  活动配套展览。浙江图书馆供图

  据悉,“文津二十年 好书中国行”活动是国家图书馆在文津图书二十周年之际推出的全国性阅读推广活动,旨在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出版界等各界力量,深入挖掘文津图书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充分发挥文津图书在全民阅读中的引领作用。

  而“之江听涛”是浙江图书馆于今年推出的全新知识分享品牌,项目依托“文澜讲坛”优质讲师资源,聚焦人文科技等领域,通过主题式多维解读为读者提供专业、权威的多视角阅读体验。致力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将传统知识传播的“单向灌输”升级为“多维体验”的深度探索。此次两大阅读品牌强强联合、深度联动,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为读者提供多维度的阅读体验,有效促进了优质文化资源的交流共享。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表示,后续双方还将深化合作,通过“内容共创、资源共享、宣传联动”,以书为媒,为读者朋友提供更多的优质阅读服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图书馆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